摘要:5月24日,2025年莘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笔试在翰林学校东、西校区同步开考。此次招聘共提供综合类、教育类、卫生类三大类147个岗位,吸引1.2万名考生报考,平均竞争比达81:1。
一、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开考 1.2万考生竞逐147个岗位
5月24日,2025年莘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笔试在翰林学校东、西校区同步开考。此次招聘共提供综合类、教育类、卫生类三大类147个岗位,吸引1.2万名考生报考,平均竞争比达81:1。
考场设置:共设立181个考场,其中教育类和卫生类笔试于上午进行,综合类分上下半场持续至下午6点。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与综合应用能力科目首次采用“机读卡+主观题”混合题型,重点考察逻辑推理与实务处理能力。
安全保障:公安部门增派300名警力维护考场周边秩序,市场监管部门对考点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实施食安巡查,确保考生饮食安全。同时启用智能安检门和信号屏蔽仪,防范作弊行为。
考生服务:县人社局联合团县委设立“助考驿站”,提供应急文具、医疗包及免费接送车辆,惠及200余名偏远乡镇考生。
二、非遗柳编创汇突破 前三里营村柳篱笆畅销西班牙
莘县前三里营村柳编非遗工坊年内累计向西班牙出口柳篱笆12万平方米,创汇200余万元,成为乡村振兴新亮点:
产业链升级: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整合金堤河滩涂1100亩杞柳种植基地,引入机械化编织设备,产能提升至日均1000平方米。产品通过欧盟环保认证,单价较传统手工编织品提高30%。
文化赋能: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运河柳韵”系列文创,将传统柳编技艺融入现代家居设计,首批订单已签约法国高端家居品牌。
政策支持:县商务局开通跨境电商绿色通道,提供物流补贴及出口信用保险,降低企业跨境贸易风险。
三、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全覆盖
聊城市应急管理局在莘县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推动理论与实操双提升:
培训内容:围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采用“案例剖析+情景模拟”形式,重点讲解有毒气体检测、正压式呼吸器使用及科学施救流程。全县涉粉尘涉爆、食品加工等领域的42家企业700余名员工参训。
实战演练:模拟“发酵罐窒息事故”开展全流程救援演练,专家现场纠正操作误区,确保作业人员掌握三脚架救援系统操作规范。
长效机制:建立“培训-考核-发证”闭环机制,要求企业“四类人员”(负责人、监护员、作业员、救援员)持证上岗,年内计划完成4批次专项培训。
四、政务服务创新升级 “新生儿一件事”实现零跑腿
莘县政务服务中心深化“一链办理”改革,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等6项业务实现2小时内办结:
技术支撑:通过政务数据共享平台自动核验父母身份信息,申请人刷脸即可完成全流程办理,日均受理量达50件。
延伸服务:联合邮政EMS推出“出生礼包”,内含疫苗接种指南、育儿补贴申领手册及本地母婴品牌优惠券,已惠及300余个家庭。
社会反馈:市民王女士在县医院产科病房通过“爱山东”APP提交申请,孩子尚未出院即收到全部证件,直呼“比网购还方便!”。
五、校地合作成果落地 青岛农大赋能现代农业
青岛农业大学与莘县人民政府战略合作进入实质阶段,首批项目聚焦三大领域:
科技成果转化:引入液体菌种培育技术,在观城镇建成“智慧菌菇产业园”,年产菌棒800万袋,带动42个村集体年均增收15万元。
人才联合培养:与莘县职业中专共建“智能制造实验室”,开设工业机器人操作课程,首批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平均月薪6500元。
产业协同创新:联合山东嘉华生物科技公司攻关大豆蛋白深加工技术,预计年产能提升20%,推动鲁西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集群升级。
六、高考保障全面就绪 多部门联动护航学子
针对6月7日即将到来的夏季高考,莘县启动“平安高考”专项行动:
环境整治:对考点周边建筑工地、娱乐场所开展噪声管控,暂停审批商业促销活动,设立24小时举报热线。
交通优化:在实验高中、莘县一中等考点周边增设临时停车位800个,开通“爱心送考”公交专线12条。
食安监管:对考点食堂及配餐企业实施“全程溯源”管理,重点检测农药残留及微生物指标,已抽检食材样本200批次。
七、新时代文明实践 银龄直播间激活退休生活
东鲁街道永安社区试点“智慧养老云平台”,创新老年服务模式:
智能监护:为独居老人配备跌倒监测手环、烟雾报警器,紧急情况自动联系亲属及网格员,已覆盖200户家庭。
文教融合:开设“银龄直播间”,组织退休教师讲授历史、书法课程,同步上线“非遗剪纸”“养生太极”等特色内容,日均观看量突破2000人次。
餐饮服务:整合18家餐饮企业推出老年营养餐配送,70岁以上居民享5折优惠,日均订单量达500份。
八、交通基建提速 齐临高速莘县段完成关键节点
作为连接济南与中原城市群的重要通道,齐临高速莘县段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技术创新:采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技术,减少碳排放15%,获评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
智能管控:全线部署车路协同系统,可实时监测车流密度并自动调整限速标识,事故响应效率提升50%。
民生效益:2026年全线通车后,莘县至济南车程将缩短至1.5小时,年降低物流成本超2亿元。
九、文化惠民工程 非遗嘉年华点亮夜经济
“2025莘县非遗文化周”在燕塔广场持续升温,呈现三大特色:
跨界融合:查拳传承人与街舞团队合作编排《武韵青春》,日均演出6场,吸引年轻观众超3000人次。
数字体验:推出“元宇宙非遗展馆”,通过VR设备还原明清香瓜贡品运输场景,单日体验人数突破1500人。
产业转化:与故宫文创团队合作开发“莘县八景”系列茶具,首批500套预售30分钟售罄,销售额达50万元。
十、法治营商环境优化 企业合规积分制全省首创
县检察院发布《2024年度企业合规白皮书》,创新三大机制:
柔性执法:对首次轻微违法企业实施“首违不罚”,推动环保部门免除某科技公司60万元加处罚款。
积分激励:企业完成合规整改可抵扣行政处罚,14家企业通过该机制修复信用,重返招投标市场。
维权通道:上线“侵权线索一键举报”平台,为中小企业挽回损失380万元,重点打击轴承、香瓜产业商标侵权行为。
来源:鲁媒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