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小米YU7带着全车16颗激光雷达和全域800V高压平台杀入市场时,Model Y的评论区已经炸了锅。但谁也没想到,小米真正的“大招”早就放出来了,那就是玄戒O1芯片。
当小米YU7带着全车16颗激光雷达和全域800V高压平台杀入市场时,Model Y的评论区已经炸了锅。但谁也没想到,小米真正的“大招”早就放出来了,那就是玄戒O1芯片。
从Model Y杀手到芯片对决
YU7一登场就贴着“Pro级”标签:标配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计算平台、5.2C超快充,四驱版零百加速3.23秒,标准版CLTC续航835公里,硬生生把Model Y逼到墙角。但真正让数码圈沸腾的,还是在发布会开头雷军亲自官宣的那颗玄戒O1。
3nm工艺+190亿晶体管,自研铁证来了
玄戒O1的纸面参数堪称“堆料狂魔”: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N3E)、190亿晶体管、十核四丛集CPU设计,单核跑分超3000,多核成绩9673,卡在骁龙8 Gen3和苹果A17 Pro之间。
极客湾实测显示,满帧运行《原神》时芯片温度仅45℃,功耗峰值4.8W,比同级智驾芯片省电一半。更狠的是细节——LPDDR5X内存直接用上iPhone同款3D堆叠技术,数据延迟压到2.3纳秒。
杨长顺的拆机更是狠狠的让一些想看小米笑话的人,铩羽而归。
自研背后的“烧钱”逻辑
从2017年的澎湃S1到如今的玄戒O1,小米用了7年烧掉135亿,才换来这颗3nm芯片。雷军直言“造芯至少再投500亿”。
对比苹果A18 Pro,玄戒O1的GPU能效强35%,虽然单核性能仍有差距,但多核反超的剧本,像极了小米从“性价比”到“高端局”的逆袭之路。
终结“组装厂”争议?
过去总有人说小米是“供应链整合大师”,但玄戒O1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写了剧本。更关键的是,小米用玄戒O1证明了自已自研设计芯片的能力。
结语
小米YU7的出现,或许只是智能汽车混战的开始,但玄戒O1的野心显然更大。当国产芯片敢正面硬刚苹果A系列,这场较量早已超出参数对比的范畴。正如直播间里飘过的那条弹幕:“能驾驭台积电最新制程的,从来不只是芯片厂。”而小米,正在用这颗“核弹”,证明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来源:科学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