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深圳—— 国产科技品牌徕芬今日正式发布其首款自研直线往复式剃须刀,首次将高速直线电机、CNC金属一体机身、双重减震结构等工程级技术集成于93克超轻剃须终端中,标志着高精度制造能力首次下沉至高频日用场景。这不仅是徕芬在个护品类的全新突破,也被业内
2025年5月,深圳 —— 国产科技品牌徕芬今日正式发布其首款自研直线往复式剃须刀,首次将高速直线电机、CNC金属一体机身、双重减震结构等工程级技术集成于93克超轻剃须终端中,标志着高精度制造能力首次下沉至高频日用场景。这不仅是徕芬在个护品类的全新突破,也被业内视为“工程能力日用化”的又一次范式进化。
一颗“电机心脏”的技术跃迁
徕芬最核心的创新,在于搭载了品牌自研的高速直线电机系统,能够以每分钟12,000次的频率,实现极高效率的线性切剃。与传统旋转电机相比,直线电机省去了齿轮与偏心轴传导结构,响应更快,振动更稳,能量效率更高。
这项技术源于磁悬浮列车和无人机云台的动力系统,如T1 Pro,首次压缩进不到100克的剃须设备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结构消费化”。
“我们希望用硬核的工程能力,重构一个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日用场景。” 徕芬相关负责人表示。
六大核心亮点:从结构到体验的全方位升级
除了电机系统之外,徕芬剃须刀在结构、刀头、续航等多个维度也做到了系统级创新:
0.005mm超薄刀网 + 磁吸一体刀头:配合线性驱动实现更强贴面性,提升剃净效率。
双重减震结构:通过电机悬浮与刀头独立缓冲,最大限度削弱高频振感。
CNC一体成型铝合金外壳:强度高、精度高、握持质感优于传统塑壳方案。
120分钟续航 + 5分钟快充:解决出差场景中的应急问题。
旅行模式 + 磁吸收纳保护舱:为高频移动用户提供便携与安全保障。
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延长锂电池寿命,保障输出稳定性。
整体设计上,T延续了徕芬简洁硬朗的工业美学风格,其金属质感与极简线条被不少用户称为“电动剃须刀里的Apple”。
徕芬三款型号,精准覆盖多样剃须需求:
T1 Pro(单刀头):适合短须(≤2mm)、剃须频率高(1~2天/次)用户,轻巧便捷,日常清洁首选;
T1 Pro 长须版:配备修剪模块,适用于剃须频率低(5~7天/次)、留胡人群,兼顾修型与剃净;
P3 Pro(三刀头+双电机):专为浓密、胡须面积大人群打造,适配多种胡型,剃得快又干净,效率党最爱。
工程力的日用化:中国制造的新路径样本
从产品发布的意义来看,剃须刀不仅是徕芬向男士护理市场迈出的关键一步,更是中国制造在底层技术路径上的一次主动突破。
过去多年,中国剃须刀品牌长期以“价格取胜”或“外观模仿”为主,难以撼动博朗、松下等德日品牌在核心技术上的壁垒。而徕芬则以动力系统为核心驱动,从电机结构入手,实现对传统剃须逻辑的结构级革新。
在徕芬看来,这不仅是“做一把好用的剃须刀”,而是一次从C端出发的工程能力验证。
科技消费品的“结构革命”正在发生
在AI硬件、新能源汽车、手机芯片之外,徕芬剃须刀代表了一种新的中国制造趋势:将传统“重工业属性”的技术压缩进每个人都能接触到的轻终端中。
剃须刀,不再只是一个“功能性小家电”,而是一块测试工程设计、用户感知、制造效率能否协调共生的试验田。
正如徕芬所强调的:“当下的科技消费市场,真正能打动用户的,不是噱头,而是底层工程能力的精密落地,以及是否能让用户体验到这项技术。”
来源于网络
(本内容属于网络转载,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及投资依据.)
来源:新视点日报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