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西辽、北辽、后辽、东辽五朝一共多少年历史?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4 21:20 2

摘要: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西辽、北辽、后辽、东辽、五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契丹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各自有着独特的中国历史轨迹。

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西辽、北辽、后辽、东辽、五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契丹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各自有着独特的中国历史轨迹。

契丹人建立的政权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五个以契丹人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它们的兴衰起伏构成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契丹人各自的历史轨迹,以及所承载的岁月沧桑。

辽朝是契丹人建立的第一个游牧民族政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

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此时,契丹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国家形态。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天的河南开封市。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辽、年号为“大同”。

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为“辽”。

1125年,辽被金国所灭,享国218年。

在200多年历史里,辽朝与北宋、西夏、三国政权并立,其疆域覆盖了今天中国的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省一带,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西辽是在辽朝灭亡后,由辽朝皇族后裔建立的政权。

西辽是由耶律大石建立的政权,大石是耶律阿保机八世孙。作为辽朝灭亡后契丹文明的延续,西辽在中亚开创了近一个世纪的统治,耶律大石名扬欧亚大陆。

耶律大石是辽朝皇族宗室成员,精通契丹文、中原汉文、曾中进士辽朝科举制度中少数契丹族进士之一。大石原为辽兴军节度使,参与抵抗金朝入侵。

1122年,辽朝和金国大决战失败,大辽天祚帝逃亡。耶律大石在燕京拥立耶律淳建立北辽,失败后率残部西迁西域。

1124年,耶律大石脱离天祚帝,率200骑兵北上可敦城今天的蒙古国青托罗盖,召集辽朝在漠北的十八部族,建立根据地。

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称帝,尊号“菊儿汗”意为“众汗之汗”,国号仍为“辽”,史称西辽也称“喀喇契丹”。

定都虎思斡耳朵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耶律大石确立对中亚的统治。

1141年《卡特万之战》耶律大石击败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征服河中地区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西辽成为中亚霸主。

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帝国允许伊斯兰教、佛教、景教并存,未强制推行契丹信仰。官方文书使用契丹文、汉文、波斯文,促进跨文化沟通。

将汉地农耕技术比如水利、造纸术和火药引入中亚,推动丝绸之路贸易复兴。

大石的西辽王朝疆域,在中亚最盛时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西辽在文化和经济交流中,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

波斯、阿拉伯文献称其为“哈剌契丹”,俄语“Китай”(中国)即源于“契丹”一词。

契丹服饰圆领窄袖袍与中亚风格结合,形成独特的“西辽式样”。

13世纪初,西辽内部分裂。葛逻禄人叛乱,花剌子模崛起蚕食领土后被蒙古西征覆灭。

西辽对中亚的统治依赖分封制,仅派遣“少监”沙黑纳监督附属国,未建立中央集权。

高昌回鹘、喀喇汗国、花剌子模等附属国保留自主权,导致西辽后期各属国纷纷叛离。

1209年,高昌回鹘投靠蒙古。1210年,花剌子模脱离西辽独立。

1211年,被蒙古击败的乃蛮部王子屈出律投奔西辽,通过联姻和阴谋手段夺取了末代皇帝耶律直鲁古的政权,自立为帝。

屈出律强制推行佛教,逼迫穆斯林改宗,并强制更换契丹人的服饰,引发中亚伊斯兰教徒的强烈反抗。

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将哲别率两万蒙古军西征西辽。哲别利用中亚宗教之间的民族矛盾,宣布尊重当地信仰,获得穆斯林支持,民众纷纷起义反抗屈出律。

蒙古军迅速攻占西辽都城,屈出律逃亡至巴达哈伤今天的阿富汗!后被当地猎人捕杀,西辽灭亡。西辽历经六帝,享国86年历史。

西辽部分契丹人融入中亚各民族,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仍有“契丹部落”后裔。

北辽是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分裂出来的一个契丹政权。

1122年,辽部分文武大臣在地方拥立皇室成员耶律淳为帝,因国都位于辽国都的北部而史称“北辽”。

1122年,金军大举南下,天祚帝弃都西逃至夹山今天的内蒙古大青山,辽朝中枢崩溃。

燕云十六州地区的汉人官僚和契丹贵族为求自保,推举耶律淳为新君。耶律淳是辽道宗耶律洪基之孙,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堂叔,封号“秦晋国王”。耶律淳在燕云十六州,拥有崇高的威望。

1122年3月,耶律淳在燕京被李处温、萧幹等大臣拥立为帝,改元“建福”,史称北辽也称“北辽割据政权”。

北辽仅控制燕云十六州中的部分州县北京、河北北部,是辽朝灭亡前最后的残余势力。

北辽核心官员多为燕云十六州的汉人李处温,北辽采用汉制管理,甚至试图向北宋称臣以换取支持。

北辽在金朝、宋朝、西夏党项人之间夹缝中求生存。试图通过同时向金国称臣、与宋朝结盟的方式求得生存,但未能成功。

北辽建国目的,主要是为了抵抗金国的进攻,试图延续辽朝的统治。然而,北辽的实力相对弱小,在面对强大的金军时,难以支撑太久。

1122年6月,耶律淳称帝3个月病逝。遗命迎立天祚帝之子耶律定为帝,但实际由妻萧普贤女摄政。萧普贤女改元“德兴”,试图联合西夏王朝抗金,但燕京守将郭药师叛降北宋。

1123年初,金军攻破居庸关!萧普贤女逃亡西夏途中被金国金军俘获,北辽灭亡仅存续1年。

虽然北辽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它也是契丹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自救尝试。

后辽是在北辽之后出现的一个短暂政权。

在北辽灭亡后,一部分契丹人仍然不甘心被金朝统治!后辽由契丹贵族耶律厮不于1216年建立。

耶律厮不是东辽王耶律留哥的弟弟,因反对东辽依附蒙古而发动叛乱。在澄州今天的辽宁海城称帝,国号“辽”史称后辽,年号“天威”建立的后辽。

1216年,耶律厮不杀蒙古使者,在澄州自立为帝,脱离东辽与蒙古的控制,建立后辽。

耶律厮不称帝仅数月即被部下杀害,后辽陷入内乱。

后续的乞奴、金山、统古与、喊舍等虽掌权但均未再称帝,仅以监国或王的名义统治。

后辽是契丹人最后一次尝试复兴辽朝的政权,以耶律阿保机后裔自居,但实际控制范围限于辽东及高丽边境地区。

后辽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辽东地区,契丹人试图凭借当地的地理优势继续抵抗蒙古和金国的进攻。由于后辽的力量薄弱,且缺乏稳定的根基,最终也未能逃脱被金军消灭的命运。

1219年,蒙古覆灭金国以后,联合东辽、东夏和高丽围攻打后辽最后据点江东城,末代统治者耶律喊舍兵败自杀,后辽灭亡,存续仅有3年。

虽然后辽只有3年的时间,反映了契丹人在困境中的顽强抵抗精神。

东辽是在金朝统治时期,部分契丹人逃亡到辽东地区后建立的政权。

契丹人在辽东地区重新聚集力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东辽。

金朝在1211年野狐岭之战惨败于蒙古后,对境内契丹人实施严苛政策,强制“二户女真夹一户契丹”以防范叛乱。此举引发契丹人强烈不满,耶律留哥因担忧自身安危,决心反叛。

耶律留哥是辽朝宗室后裔,其祖先在辽国灭亡后归附金朝。他出生于1165年,曾任金朝北边千户,负责镇守辽东地区。

1212年,耶律留哥在隆安(今吉林农安)、韩州(今吉林梨树)一带起兵反金,迅速聚集十余万契丹部众,自称都元帅。

耶律留哥深知难以独立对抗金朝,遂主动与蒙古结盟。他与蒙古将领按陈那颜在金山会盟,以“刑白马、白牛”的仪式宣誓效忠蒙古,获得军事支持。

1213年3月,耶律留哥在蒙古支持下击败金军,于辽东称王,定国号为“辽”,年号“元统”,史称东辽。他仿照金朝制度设立丞相、元帅等官职,定都咸平(今辽宁开原),称“中京”。

东辽名义上是独立政权,但长期依附蒙古,接受成吉思汗册封的“辽王”称号,成为蒙古在东北的代理人。

1216年,耶律留哥之弟耶律厮不叛变建立后辽,但仅存续3年即被东辽联合蒙古、高丽剿灭。

后来,随着成吉思汗蒙古草原上的势力逐渐崛起!东辽最终也被蒙古军队所灭。耶律留哥1220年去世后,其妻姚里氏监国,后由子孙世袭统治。东辽最终在1269年被元世祖忽必烈撤藩而亡,共存在56年。

辽朝面临着来自宋朝、金朝、西夏和崛起的蒙古帝国压力,生存发展受到了打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蒙古契丹人大辽帝国历史,历经辽朝218年→北辽1年→西辽86年→后辽3年→东辽56年。从辽朝的建立到东辽的覆灭,整个契丹人持续了364年历史。

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及其后裔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相当大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不仅限于东亚,还延伸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

辽朝灭亡后,西辽政权喀喇契丹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至波斯、阿拉伯和欧洲。

波斯史书称西辽为“哈剌契丹”Qara-Khitai,视为东亚帝国的延续。

俄语、乌克兰语和斯拉夫语言中,至今仍用 “Китай”(契丹) 代表中国。

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称:中国北方为 “Cathay”(契丹),这一名称被欧洲沿用数百年。至今,仍是某些品牌比如国泰航空 Cathay Pacific的名称来源。

起源于内蒙古364年历史的辽朝契丹人,成为中国在海外的一张名片!可以说,契丹人在世界历史上的“名气”毫不逊色汉唐和蒙古帝国。

来源:学社书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