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4日,很多市民在文博会15号馆山东展区被一只机器熊猫吸引,这款由萌水獭科技、希娜魔夫特效工作室打造的互动表演机器熊猫,依托40个电机的精密操作,生动呈现蹙眉、犟鼻、眨眼、摇头等微表情,引来很多小朋友很它互动。
5月24日,很多市民在文博会15号馆山东展区被一只机器熊猫吸引,这款由萌水獭科技、希娜魔夫特效工作室打造的互动表演机器熊猫,依托40个电机的精密操作,生动呈现蹙眉、犟鼻、眨眼、摇头等微表情,引来很多小朋友很它互动。
“我们通过自研算法解析肌肉运动逻辑,结合人脸识别与动作捕捉,实现机械动物情感表达。”研发团队负责人表示,这项技术已应用于多部影视作品。
记者采访获悉,山东展区以“数智文博 化成天下”为主题,通过六大板块、近百家企业、2000余种展品,集中呈现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图景,成为15号馆内最具科技感的展区。
作为全国首个实现电影工业化全流程配套的影视基地,青岛东方影都携“虚拟影棚”首次亮相文博会。该展位通过LED巨幕、机械臂摄像机与实时成像系统,构建出沉浸式影视创作空间。观众坐进"未来巡航者"战车,在机械臂精准操控下完成科幻场景拍摄,扫码即可获取专属电影片段。“这套系统精度达±0.03毫米,已填补国内影视自动化软件空白。”克苏鲁影视科技总经理孟君韬介绍称。
数字技术赋能的创新成果在展区竞相绽放。雷神科技展出全球最轻的79克AR智能眼镜,可实现150英寸巨幕随身投屏;歌尔丹拿沉浸式娱乐座舱将专业影音系统浓缩至1立方米空间;山东广电“融翼”一体机实现无机顶盒电视直播。这些突破性产品集中展示了山东在数字视听领域的技术积累。
非遗传承同样闪耀数字智慧。"数智觅遗珍"展区运用3D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活化传统文化,观众可通过数字化手段“触摸”文物细节。在“非遗新手造”板块,曹县汉服、淄博软陶等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碰撞出新火花,展现手造产业的创新转化能力。
“这些展品颠覆了我们对文化产业的传统认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学校的带队教师表示,学生们通过虚拟拍摄实践,生动理解了抽象的电影工业化概念。据统计,此次山东展区近50家鲁企携新品首次亮相,引发行业关注。
展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本次参展突出"文化+科技""文化+智造"特色,既展现《流浪地球》等影视大片的山东基因,也彰显文化装备制造、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实力。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山东正加速培育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视频由李佳佳拍摄)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