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歌非虚构作品:营业款被盗“奇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5 04:16 1

摘要:该店是凤县最偏远的一个分店,店里两名营业员中,一个是工作多年的张某,另一个原是县供销社人事秘书周某,其时,周某′刚被下放到该分店不久。按照当时的常规,该店店门为一把锁子两把钥匙分别由张周二人各执一把,同进同出。按照规定,当天1元以上大面额营业款全部存入信用社,

一日,周老来到我的书斋喝茶,却给我聊起这样一个真实而离奇的故事。

1968年9月的一天,陕西秦岭腹地凤县瓦房坝供销社分销店发生一起营业款被盗案。

该店是凤县最偏远的一个分店,店里两名营业员中,一个是工作多年的张某,另一个原是县供销社人事秘书周某,其时,周某′刚被下放到该分店不久。按照当时的常规,该店店门为一把锁子两把钥匙分别由张周二人各执一把,同进同出。按照规定,当天1元以上大面额营业款全部存入信用社,留下约30元零钱放在店内的抽屉里备用。

当时,这里形成一个习惯,下班后农民来买东西,不分上下班随叫随到。就在营业款被盗案的前一天下班后,一位农民来买货,周某将营业室打开卖过找零后,随手关了抽屉和锁了门,不料却在次日张周二人同时进入营业室,在接待第一个顾客找零时,发现抽屉内的营业款荡然无存。

现在看来,丢失30元钱并非什么大案,可在当时,却非同小可。当下,张周二人急忙叫停关门,并将这一情况上报距此地50多里外的留凤关供销社。很快,供销社正副主任便协同1名公安人员来到案发现场,察看现场和询问当事人。周某如实将如何向农民售货及找零后的情况告诉办案人员。

分头听完二人陈述后,办案公安口吻严肃地对张周二人说:该案并无外人所盗痕迹,你们俩人必有一人作案。并让张周二人分别写出事发前后的经过。在书面陈述中,张某检举称,他听到周某给农民卖货后将款拿走,甚至在隔壁连抽屉内铺垫纸的响声都听得一清二楚,咬定此案为周某无疑。办案人员当即决定将营业室锁子换新,钥匙由办案人员掌握。办案人员研究分析,根据周的经历及目前所处的危难境况,周不可能作案,怀疑张作案也缺乏证据。

办案公安与供销社负责人经研究,背着张周二人,共同在原放营业款的抽屉内秘密放入1、2、5、10元和零钱若干,通宵在营业室外轮流值班监视。

次日上班时,办案人员打开营业室,与张周二人一同进入室内,又共同打开抽屉观看,却奇怪地发现抽屉内只剩下零钱,大面额的纸币却不见踪迹。办案人员照此连做三天,状况皆同。这不由使办案人员疑云重重:难道老鼠也能识别大小纸币,只要大钱,不要小钱?奇怪,难道这深山老林处的商店有什么怪物作祟?

于是,办案人员决定停业3天,将实物负责人调換,由张向周移交,并派了监交人。实物监交过半的一天,监交人突然一步由柜台外跨进柜台内,在放款抽屉背靠货架的商品中抽出一片包装纸,又趁势朝里掏去,将一个鼠窩端出,只见鼠窩内有棉花、碎纸、羽毛球和人民币,经查点,纸币面额与当事人回忆和办案人放置的数额大致相仿。至此,这起营业款被盗“奇案”告破。

作者简介:曲歌,本名张革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原为凤县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上世纪七十年代公开发表文学作品,曾获陕西省首届儿童文学优秀奖及多种征文奖、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等中省市报刊,入选新华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出版的文集,及陕西省文联《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著有散文集《山地风流》,童话集《少年奇遇记》,长篇小说《山地子孙》,散文集《凤州漫记》《五十年追梦》;在中省市媒体发表各类新闻作品万余篇。先后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二等奖、摄影铜奖,陕西新闻奖好标题;中国世纪大采风征文金奖、银奖等,并被授予“金奖作家”、“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称号;先后被授予“宝鸡市优秀记者”、“宝鸡市优秀退伍军人”等称号;退休后获“宝鸡市最美老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宝鸡市社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宝鸡市最美五老”等称号。

来源:虚谷斋张革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