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湖北省最大的小麦主产区襄阳,小麦收获已接近尾声。由于天气原因,今年襄阳小麦提前十天左右成熟,襄阳的麦收也按下快进键。农机手昌小飞和抢收大军一起,在大雨来临前,将丰收握在手中。中国之声特别策划《麦收时节》,本期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记者许伟 襄阳台记者孙建娇 汪海峰)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湖北省最大的小麦主产区襄阳,小麦收获已接近尾声。由于天气原因,今年襄阳小麦提前十天左右成熟,襄阳的麦收也按下快进键。农机手昌小飞和抢收大军一起,在大雨来临前,将丰收握在手中。中国之声特别策划《麦收时节》,本期推出《抢出丰收》。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安阳口村的麦田里,气温37度。不过上午10点,农机手昌小飞的后背已经汗透几次。一块地收完,昌小飞看了一眼短信:后天有雨。他改变主意,收割机继续在麦田里热腾腾地驰骋。
昌小飞:今天要把这一家干完,赶时间,昨天晚上干到凌晨1点。
45岁的昌小飞是河南邓州人,戴着眼镜,长相斯文。小时候,看着舅舅每年夏天走南闯北收麦子,昌小飞很是羡慕。长大后,他也如愿加入了农机跨区作业队。
昌小飞:我们基本上每年都过来,从双沟那边,还有襄州区的黄集、石桥,回头回我们邓州了,干到6月中旬。
昌小飞:收小麦三天时间就要结束战斗。第一是抢时间,小麦说熟一天一方地都熟了。晚点后天一下雨小麦品质就不好了,所以要抢收。
昌小飞跟随农机跨区作业队转战襄阳市的各个乡镇,3台收割机每天的作业面积是300多亩。农机手的一日三餐大都在田间地头解决。
今天送饭的是种植户刘明夫妇,正收的也是他家的地。
今年,刘明家种了400亩小麦,最让刘明担心的是收割期间遇到阴雨天气,颗粒归仓,才能真正安心。
刘明:今年小麦大致能收二三十万斤,一天半就收完了。
午后温度实在太高,昌小飞决定到镇上的“麦客之家”先歇歇。石桥镇小麦种植面积超20万亩,每年抢收都是大阵仗。
日头稍弱,昌小飞又回到麦田里忙活起来。
记者:今天准备挑灯夜战干到几点?
昌小飞:看小麦还有多少,不管到几点都干。
大雨来临前,麦客们披星戴月。这份辛苦里,更多的是不辜负——不辜负农人的汗水,也不辜负536万亩沉甸甸的小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