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与坚持中。” 梁晓声在《人世间》中的这句箴言,如同穿透云层的暖阳,在 2025 年 5 月 24 日下午三点,温柔地洒落在洛阳市图书馆一楼第三报告厅。窗外,初夏的梧桐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偶尔传来几声蝉鸣,为这场
洛阳兰台读书会《人世间》主题活动纪实:
于午后书香里触摸岁月温度
“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与坚持中。” 梁晓声在《人世间》中的这句箴言,如同穿透云层的暖阳,在 2025 年 5 月 24 日下午三点,温柔地洒落在洛阳市图书馆一楼第三报告厅。窗外,初夏的梧桐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偶尔传来几声蝉鸣,为这场即将开始的文化盛宴增添了几分闲适与静谧。室内,原木色的桌椅整齐排列,桌上摆放的《人世间》书籍泛着温润的光泽,空气中交织着墨香与提前布置好的艾草香包散发出的淡淡药香,仿佛已在诉说着书中那些平凡却动人的故事。
三点整,身着朴素的主持人张秀敏款步走上台前,她自然爽气的披肩发与短袖上的暗纹相得益彰,尽显优雅气质。张秀敏轻触话筒,声音清亮而柔和:“‘人生不易,活着就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梁晓声先生在《人世间》里写下的这句话,道尽了生活的本质。今天,让我们暂时放下生活的忙碌,一同走进这部描绘人间百态的鸿篇巨制,感受文字背后的温度与力量。”
随后,洛阳理工大学教授徐红妍手持一本边角微微卷起的《人世间》登上讲台,书的扉页上还贴着泛黄的便签,密密麻麻记录着批注。她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带着学者特有的沉稳与深情:“梁晓声先生出生于哈尔滨的一个工人家庭,全家挤在不足二十平米的棚户屋里,靠着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正是这样的成长经历,让他始终将目光投向社会底层,用文字为平凡人立传。他曾说,‘我要用文学的方式,让更多人看见普通人的尊严与光芒’,而《人世间》,正是他这一创作理念最完美的诠释。”
在讲述《人世间》故事情节时,徐教授仿佛化身成了故事的亲历者,声音随着情节的起伏而变化。当讲到周秉昆为了给哥哥周秉义凑学费,偷偷去工地搬砖,累得瘫倒在泥地里时,徐教授的声音低沉而哽咽:“书中写,‘他的手掌磨出了血泡,可看着口袋里的钱,嘴角却露出了笑容’。这就是周秉昆,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却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了整个家。‘走得越远,越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他对家庭的这份责任与担当,是刻在骨子里的坚守。” 现场不少读者红了眼眶,仿佛看到了自己父辈为生活奔波的身影。
接着,徐教授开始深入剖析《人世间》的文学价值和语言魅力。她举起书,指着其中一段描写:“大家看这段对光字片的描写 ——‘光字片的每一条胡同,都是一条流淌着生活汁液的河。’仅仅一句话,梁晓声先生就用了极为精妙的比喻,将那个破旧却充满烟火气的棚户区写活了。这里的‘生活汁液’,既包含着居民们的酸甜苦辣,也承载着时代的沧桑变迁,这就是文学语言的魅力。”
在分析作品的叙事结构时,徐教授走到台前的白板旁,用粉笔缓缓勾勒出时间轴:“《人世间》以编年体为框架,从 1969 年写到 2016 年,横跨近半个世纪。但梁晓声先生高明之处在于,他将知青下乡、恢复高考、国企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与周家兄妹的柴米油盐、爱恨情仇紧密交织。比如,在描写知青返城时,没有宏大的历史叙述,而是通过周蓉回家时,母亲站在路口望眼欲穿的细节,以小见大,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这正如书中所说,‘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平凡人的故事,才是时代最真实的注脚。”
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徐教授更是如数家珍:“梁晓声先生笔下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善恶,他们都带着生活的烙印。就说周秉昆的妻子郑娟,这个命运多舛的女人,面对生活的苦难,她没有抱怨,只是默默承受。书中描写她给周母按摩时,‘手指轻轻揉捏着老人僵硬的肌肉,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通过这样细腻的细节,一个坚韧、善良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周秉义,他在官场中坚守原则,面对诱惑时,他告诉自己‘人这一辈子,总要做些对得起良心的事’,这种对人性复杂性的刻画,让每个角色都真实得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嘉宾阅读感受分享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缓缓走上台,手里紧紧攥着一本翻旧的《人世间》:“读这本书时,我常常想起我的母亲。她和书中的周母一样,一辈子都在为儿女操劳。记得书中写周母为了给孩子们省口粮,自己偷偷吃野菜,最后浮肿得走不动路。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穷,母亲总是把仅有的白面馒头塞给我,自己啃窝窝头。‘你要相信,这世上总有一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我的母亲,就是用她的坚持,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老人说着,泪水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另一位从事社区工作的年轻人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我在社区工作多年,见过太多像周秉昆这样的普通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自己的善良温暖着身边的人。就像书中说的,‘善良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事’。周秉昆帮助邻里、照顾孤寡老人,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传递着最真挚的人间大爱。”
优秀书友选读精彩篇章环节,更是将书中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一位身着浅蓝色连衣裙的女书友朗读周秉昆与郑娟在月下谈心的片段时,她的声音轻柔而饱含深情:“‘往后的日子,咱们就这么过,你在,我在,孩子在,家就在。’郑娟靠在周秉昆肩头,轻声说道。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这对历经磨难的夫妻披上了一层柔光。” 随着她的朗读,现场的读者们仿佛也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夜晚,感受到了两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深情,不少人悄悄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在互动问答环节,读者们纷纷举手提问。一位年轻读者问道:“徐教授,您认为《人世间》最能打动当代年轻人的地方在哪里?” 徐教授沉思片刻,回答道:“我想,是书中展现的那种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当代年轻人面临着各种压力,但《人世间》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脚下有力量,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像周秉昆,即使入狱多年,出狱后依然能够重新开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抽奖环节为活动增添了欢快的氛围。当主持人张秀敏念出中奖号码时,现场一片欢呼。10 位幸运书友走上台,接过杨绛的《我们仨》,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一位中奖的书友兴奋地说:“早就想读《我们仨》了,没想到今天这么幸运!《人世间》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厚重,相信《我们仨》会带我领略另一种温暖的亲情。”
手工制作艾草锤环节,将文学与传统习俗完美融合。工作人员为大家发放了装有艾草、棉布、彩线的材料包,大屏幕上播放着制作教程。在手工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纷纷动手制作起来。现场不时传来交流声:“你看,我这个艾草放得够不够?”“彩线这样缠是不是更好看?” 一位阿姨一边缝制艾草锤,一边感慨:“做这个艾草锤,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教我做香包。就像《人世间》里写的,‘有些记忆,永远不会褪色’,这些传统手艺,也是我们珍贵的文化记忆。” 随着一个个散发着艾香的艾草锤制作完成,大家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活动接近尾声,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合影留念。镜头前,大家手中或拿着《人世间》,或举着自己制作的艾草锤,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主持人张秀敏走上前,声音中带着不舍与期待:“‘生活嘛,像水一样,有时平平静静,有时遇到些石头,就会激起些水花。’今天,我们在《人世间》的文字中,看到了生活的波澜,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希望这场活动,能成为大家记忆中一抹温暖的色彩。愿我们都能带着书中的这份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心怀善意,勇敢前行。”
当读者们走出图书馆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街道上,为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大家三三两两地交流着,讨论着书中的情节,分享着活动中的感悟。这场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的读书会,不仅让大家对《人世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让更多人在文学的滋养中,发现生活的美好,遇见更好的自己。
回到家,我细细思考,《人世间》给了我宝贵精神食粮:
关于家庭与亲情:“合上书,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的画面始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就像书中说的‘家,是每个人最后的避风港’,在周志刚离家多年终于归来时,一家人挤在狭小的房间里,哪怕只是简单地唠唠家常,那份温暖也足以驱散所有的苦难。这让我想起自己远在老家的父母,平日里总觉得工作忙、电话少打没关系,可《人世间》让我明白,亲情经不起等待,多给家人打个电话、常回家看看,才是最珍贵的事。”面对困境的坚韧:“周秉昆入狱的那段情节,看得我揪心又震撼。他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在狱中经历无数个难捱的日夜,却从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就像书中写的‘人得懂自救,日子才能越过越敞亮’,这份坚韧深深打动了我。想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一点挫折就想放弃,和他比起来,真是太脆弱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像他一样,咬着牙挺过去。”平凡中的伟大:“以前总觉得英雄都应该是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人,但读了《人世间》,我彻底改变了想法。周秉昆、郑娟,他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每天为了柴米油盐奔波,却用最朴实的善良温暖着身边的人。‘平凡不是平庸,而是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把日子过出滋味,把人生活出价值’,这句话我要记一辈子,它让我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坚守善良与责任,就是最了不起的事。”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看着书中人物在时代浪潮里起起落落,真的感慨万千。从知青下乡到改革开放,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命运。周秉义在官场的沉浮、周蓉为理想的执着追求,都和时代紧密相连。这让我明白,个人的命运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我们既要顺应时代,也要在时代的洪流中坚守本心。就像书里说的‘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再重的山也能扛过去。”爱情的坚守:“周秉昆和郑娟的爱情,是《人世间》里最让我感动的部分。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却在生活的琐碎中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当郑娟说出‘你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时,我瞬间泪目。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纯粹又坚定的爱情太难得了。它让我相信,真正的爱情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在困难面前,两个人能握紧彼此的手,一起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来源:一轮明月皎洁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