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主席赵统斌主持分享会。菏泽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耀亮和与会作家、学者、读者对马学民及新书《踮起脚尖看黄河》给予高度评价,并围绕该书的题材、内容、语言等方面,以及创作地域文化展开深度对话,呈现了一场文学与生活的诗意碰撞。
5月17日,菏泽作家马学民散文集《踮起脚尖看黄河》新书发布暨分享会在菏泽鲁西新区牡丹大酒店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主席赵统斌主持分享会。菏泽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耀亮和与会作家、学者、读者对马学民及新书《踮起脚尖看黄河》给予高度评价,并围绕该书的题材、内容、语言等方面,以及创作地域文化展开深度对话,呈现了一场文学与生活的诗意碰撞。
赵统斌在点评中对新书给予高度评价,并在开头和结尾现场即席赋七绝两首,开头“长河涌浪过平川,踮脚羞为壁上观。史脉千秋留圣迹,思情结字耸文山。”结尾是“夏日一来万木葱,文园踮脚赏花红。新朋老友齐推助,佳作如河唱大风。”他表示马学民的这部散文集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成果,更是对菏泽黄河文化的一次深度挖掘与传承。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鲁西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家族故事,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对推动菏泽地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宋登科,原菏泽开发区人大工委副主任田玉卿,牡丹区作协主席郝远进,鲁西新区作协主席张文艳,菏泽鲁西新区办公室新闻宣传部主任赵忠宇,鲁西新区文体服务中心党建负责人杜娟,菏泽日报社高级编辑边兆聚,菏泽日报社编委、记者部主任、高级编辑李玮,菏泽市作协副秘书长、牡丹区作协副主席张鲁生,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菏泽学院教授董传岭,菏泽学院文传院副教授、博士高强,菏泽电视台牡丹全媒中心主任辛云霞,菏泽市广播电视台城市传媒部主任冯万建,牡丹区作协秘书长王兴松,鲁西新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喜歌,鲁西新区作协副主席舒翠翠,鲁西新区作协副秘书长、佃户屯办公室副主任、政研室主任吉文选,鲁西新区作协副秘书长、陈集镇新闻中心主任苑肇波,菏泽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张思建,马岭岗镇文化站站长李俊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理事、农行菏泽分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李志联,山东省作协会员、农行菏泽分行营业部主任孔庆贵,山东省作协会员汲海,菏泽市作协会员张晓光,菏泽日报驻鲁西新区站长刘兰英,山东商报菏泽记者站站长葛红艳,中国网菏泽记者站站长王继堂,鲁网菏泽站记者洪常良,大众网菏泽站记者李继展,菏泽电视台记者李海欣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纷纷发言为新书发布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
在分享环节,马学民讲述了《踮起脚尖看黄河》的创作背景与历程。他说,黄河是滋润他文学创作灵感的源头活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流经菏泽的沿岸地区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己历时数年,深入走访黄河菏泽段,收集素材,将对黄河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融入一篇篇散文之中。书中采用“现场写作”手法,让读者仿若置身于黄河岸边,真切感受当地百姓的生活百态;并凭借自身大学历史系的专业背景,融入“历史叙事”,使作品在描绘当下生活的同时,也追溯了历史渊源,兼具鲜活的现实感与厚重的历史感 。
他说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诠释讲好黄河故事,是新时代文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他将一如既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时代主题,坚守人民立场,秉持家国情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心、用情、用力深情描绘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生动记录改革发展火热实践,用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创作出更多的书写黄河的优秀作品,为繁荣菏泽文化艺术事业贡献力量。
该书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49篇,25万多字。全书以黄河为叙事主线,融合个人成长记忆与黄河流域的历史人文,通过细腻的散文笔触,勾勒出黄河沿岸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及时代变迁,充满着鲁西南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代散文、菏泽电视台、菏泽日报、菏泽广播电视报、大众网、鲁网、山东商报、菏泽视窗等多家媒体和网站给予报道。
来源:魅力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