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高中英语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展示活动暨教材培训会在邓州市致远学校举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5 08:07 1

摘要:2025年5月23日,南阳市高中英语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展示活动暨教材培训会在邓州市致远学校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南阳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办,以"聚力赋能单元教学・共研共进能力提升" 为核心,吸引了全市各县(市、区)英语教研员、高一高二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 400 余

2025年5月23日,南阳市高中英语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展示活动暨教材培训会在邓州市致远学校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南阳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办,以"聚力赋能单元教学・共研共进能力提升" 为核心,吸引了全市各县(市、区)英语教研员、高一高二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 400 余人齐聚致远校园。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引领下,邓州市致远学校高中部全体英语教师以饱满的教研热情全程深度参与:课堂上凝神聆听、笔耕不辍记录所得所感,课间抓紧间隙交流研讨,将观摩学习的思考与启发迅速转化为系统的教学改进笔记,在沉浸式教研中展现致远团队的专业求索精神。

听说课展示:

南阳市一中邹舒老师的英语听说课教案(选修二 Unit 6 Lesson 2)设计精巧,以春节观影经历《哪吒2》导入,自然过渡到互联网视频发展,围绕“互联网特点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展开教学。通过听力填空、细节挖掘(对比过去与现在,分析语言使用变化)、角色扮演(模拟采访并展示)等活动,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输出的层次递进,融合听说训练与思维表达。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落实语言技能,又注重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为英语听说课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写作课展示:

邓州市一高中张卓老师的《A Film Review》教案设计巧妙,以电影图片、趣味问题导入,结合微信对话、视频展示等多元形式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参与度。教学环节从阅读匹配标题、探究电影细节(名称、上映时间、导演、原著、角色等),到分析场景优劣、关注时态与连接词,再到利用大纲和写作指导完成影评初稿,循序渐进。通过多样化活动(输入性阅读分析+输出性写作实践),既培养学生对影评结构与内容的理解,又落实语言表达细节,最终以10分钟写作任务强化输出能力,体现“从输入到输出”的教学逻辑,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系统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语言运用与写作综合素养,教学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为影评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专家评课:深度解析+专题讲座理论赋能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崔秀玲老师从新课标要求出发,肯定了课例中 "以学生为中心" 的活动设计,同时针对听说课的语言输入密度、写作课的评价标准细化提出改进建议。在教材听力与高考听力存在难度差异的背景下,其核心价值在于依托单元主题提供整体教学任务输出与语言实践场景。邹老师的课例以日常场景导入,借助多样化听力材料设计教学活动,对此可提炼以下实践建议:活动设计需聚焦听力主线,避免形式喧宾夺主;当问题设置偏难时,可通过分层任务设计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活动形式应简洁易实施,且听力过程中优先保证“盲听”训练,减少文本依赖,让听力实践回归语言输入本质。写作作为英语关键输出能力,需以固化写作模式为基础,通过持久规划与目标设定、专属写作时间保障等策略系统提升。当前教学现状显示,教材写作难度普遍高于高考要求,且读后续写材料分析需耗费大量课时,单纯依托阅读练习难以满足能力培养需求。因此,日常教学中需为学生创设充分的写作实践机会,通过限时写作、文本结构分析、语言支撑体系构建等方式破解写作难点,以 “输入 - 解构 - 仿写 - 创新” 的阶段化训练进程,让写作教学从知识积累真正转化为能力生成。

崔秀玲老师带来《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建议》专题讲座,结合具体教材案例,详解如何从 "大单元主题" 出发整合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理解 - 应用实践 - 迁移创新" 的活动链,为教师们提供了可操作的单元教学实施路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以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为理论支撑,构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能力进阶路径,通过“定主题意义(明确育人与语言目标)→绘图谱(思维导图整合知识网络)→设任务(设计阶梯式语言实践)→定评价(拓展阅读检验迁移能力)”的四步法进行设计,聚焦育人价值,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主导,强化情景设置、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学生立场评价,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从被动输入到主动探究)。同时,紧扣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破解教材文本实施难题,以知识结构化推动“语言→思维→文化”三位一体认知体系建设,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生成的课堂转型,全方位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

教师感悟:共研共思,满载而归

曹颖老师:

今天参加了教材培训讲座,其中关于听力、写作和课文文本解读这三个要点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方向。(1)听力练习的连贯性和高效性:由于考试需要,以往并没有对听力进行持续连贯性的学习,听力是学生常感困难的板块,碎片化练习效果不佳。今后我计划设计连贯的听力模块,按主题和难度分类,同时设置明确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提高专注力和理解力。还会推荐课外听力资源,帮助学生保持连贯练习。(2)写作练习的完整性和反馈写作是教学难点,以往因时间紧张压缩了写作环节。今后我会安排整节课让学生写作并互评,教师再详细批改和讲评,通过系统的写、评、改过程,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3)课文文本的深度解读:平时教学过于关注单词短语,忽视了文本整体解读。今后我会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和主旨,分析写作手法,将词汇学习融入语境,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综合语言能力。目前的出题更加回归课本,这就要求教学也要更加注重课本的深入研究学习。通过培训,我意识到要从整体到局部提升学生能力,未来将调整策略,优化教学,助力学生学好英语。

王梦玲老师:

今天的培训让我更加明确了高考的选拔方向。在日常的教学中,整体把握每一单元每个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对主题产生的作用,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背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对听力、阅读文本的深层理解,日常重视写作的过程、关注学习的学习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除此之外,我也要不断精进自己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的课堂用语,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课堂评价,形成良性互动,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母朝凤老师:

今天有幸参加了南阳市组织的教材培训会议,在会上我们观摩了两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堂,两位老师对课堂的新颖设计,对AI素材的巧妙运用让我备受启发;崔老师对新高考形势下听说、读写课应如何开展进行的剖析以及对大单元整合教学的看法也使我受益良多。当前的教学现状是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很好,但由于教材文本内容往往偏难,因此在教学中的实施并不理想。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会把崔老师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在对听力教学进行环节设计时不按部就班的照搬教材内容,而是根据学生水平进行取舍,并提前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障碍,给出解决方法。在写作中,多培养学生自查错误以及自我纠错的能力。

刘一丁老师:

邹舒老师的听说课充分体现了分层任务应该如何设置,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以TBLT的教学策略,从输入到输出达到了闭环:听力填空(Task1)→细节分析(Task2)→思维辨析(Task3 )→句式总结( Task4)→语言应用(Task5),形成“理解-分析-批判-创造”完整链条。情境化任务:利用真实语料(影评范例)与社交工具(微信)创设任务,增强语言应用真实性。张卓老师的读写课先解构影评框架(分析判断),再聚焦语言细节(内化运用),最后迁移创作,形成“输入-内化-输出”闭环。助力学生自主归纳写作规则。手写批注直击问题,实现“教-学-评”同步,促进精准改进。河南省教学研究专家崔老师通过细致评价课程,对我们日常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介绍紧扣核心素养实施单元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法,让我认识到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要聚焦片面问题,要关注学生长远发展。

正如教师们在反馈中所言,这场教研盛宴不仅为日常教学注入了新方法、新思维,更让“以学生为中心”“素养导向” 的理念扎根课堂。

未来,邓州市致远学校将继续以教研为翼,携手全市英语教育同仁,在 “聚力赋能、共研共进” 的道路上深耕不辍,让课堂绽放更多精彩,让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沉浸式学习中拔节生长!

来源:邓州校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