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9日至23日,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这是世界燃气大会自创办近百年来首次在中国举行。作为国际燃气联盟(IGU)三大旗舰活动之一,此次大会以“赋能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代表齐聚一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齐琛冏】5月19日至23日,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这是世界燃气大会自创办近百年来首次在中国举行。作为国际燃气联盟(IGU)三大旗舰活动之一,此次大会以“赋能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转型、天然气行业发展及可持续未来路径深入交流、凝聚共识。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由国际燃气联盟主办、北京燃气集团承办、首都会展集团独家运营。大会举办了80余场高规格专题论坛,涵盖LNG发展、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耦合、能源安全、数字化转型等领域,400余位重磅嘉宾将就行业趋势与技术革新展开深入交流。大会同时举办了展览,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家展商在展区内展示行业前沿科技与创新成果。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为历届世界燃气大会之最,吸引逾3万名中外观众参观交流。
中国天然气发展经验日益受到国际关注
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面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地缘政治等多重挑战,天然气凭借资源丰富、清洁高效、经济适用等优势,正成为全球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其发展经验日益受到国际关注。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在致辞中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持续增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国一张网”基本建成,天然气调配和应急能力显著增强。深地、深水、非常规资源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有力带动天然气产量增长。当前,绿色低碳转型已成大势,他提出四点倡议:以民生为基础,提升保障能力;以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以数字化赋能能源体系;以多边合作完善治理机制。他说,要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携手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全球能源体系。
北京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城市,也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城市。李雅兰特别提到,北京通过发展天然气改善空气质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范式。
北京市市长殷勇在致辞中介绍,北京市坚定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北京天然气占比已超过35%,通过大力实施“煤改气”等工程,十年来PM2.5年均浓度下降超过60%,碳排放强度下降近50%。他指出,北京将继续以开放姿态深化能源国际合作,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
科技创新赋能油气高质量发展
全球剩余油气资源量究竟有多少?分布在何处?如何高效开发利用?已成为各国政府、能源相关部门乃至行业各界关注的重要战略问题。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结合“十四五”以来全球油气勘探新发现、新数据和新认识,重新厘定了不同资源类型的概念、标准,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不同勘探程度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以“成藏组合”为基本单元的评价方法体系。采用适用性的评价方法,对海外468个盆地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重新进行了评价,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包含国家、盆地、成藏组合的系统数据,同时指出了全球未来有利的勘探领域和方向。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期间,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执行董事、院长窦立荣正式向社会发布了这项重量级成果。该项成果将为国际能源机构、各国政府、石油公司研判能源发展趋势、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开展国际油气合作提供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
天然气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并在能源转型及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天然气消费市场之一。在“全球能源转型”全体大会中,国家管网集团总经理何仲文系统阐释了油气体制改革的管网实践。从挂牌成立到并购重组,从统一并网运行油气干线管道到全面提速“全国一张网”建设,从“3+X”到“X+1+X”的油气市场体系历史性变革,国家管网集团按照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数字化的路径推动了这场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油气领域改革。
在“科技创新赋能燃气输配系统安全运行”专题研讨中,国家管网集团科技部总经理赵赏鑫向国际展示了中国智慧管网建设的最新成果。赵赏鑫指出,在全球能源革命与科技革命交织共振的新格局下,油气管道行业正面临安全绿色发展与智能化升级的双重使命,科技创新毫无疑问是重构行业生态、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有效检测天然气管道周围的泄漏并测量排放量对于确保天然气管道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但传统方法效率低下且缺乏所需的精度与灵敏度。”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企业ABB测量与分析业务全球产品经理杰森·吉拉尔迪尼(Jason Ghiraldini)表示。在“燃气输配系统甲烷减排”专题会议中,吉拉尔迪尼展示ABB在气体泄漏检测与天然气质量监测领域的技术优势。“ABB长期致力于开发多种创新型排放监测与气体泄漏技术,帮助客户实现安全和高效运营。”
展览:科技与绿色元素突出
大会同时举办了展览,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孙晓芳介绍,本次大会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创下世界燃气大会90余年历史之最。展览分为三个展区,涵盖燃气产业链的十多个领域,汇聚了来自全球能源与相关行业的领先企业,为国际化高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据介绍,本次展览覆盖燃气全产业链条,从上游勘探开发、中游长输管线、到下游终端应用,来自全球的顶尖油气企业、基础设施企业和城市燃气企业将展示传统燃气领域各环节的发展成果和技术突破,以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展览创新性开辟了制造业专区,全球高端制造和工程设计类企业将集中展示行业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产业配套发展和技术合作搭建平台。
各大展商还将展示各自在甲烷控排、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低碳零碳、新燃气、燃气与可再生能源耦合、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的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共同探索燃气未来。
其中,国家管网集团以“管网联通世界,开放共享未来”为主题,通过开放服务交易平台、天然气全国一张网、LNG接收站业务、储能业务、智能调控、科技创新六大核心展区,向来自全球70个国家的3000余名能源企业代表、技术专家展示了国家管网集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的成果。
科技引领是本次展览的重要特色。大会创新应用AI技术打造信息咨询小程序,让参展者轻松了解展会动态。大会还精心设计了充满象征意义的“燃空间”,寓意能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并特别设置“密立方”空间,保障外宾支付与通信顺畅。
同时,本次展览还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场馆内大量搭建的设备、展具均采用环保材料制作,尽可能使用可回收、可降解材料,宣传物料通过二维码扫码获取,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共享洽谈区与办公区则巧妙利用了去年金融家大会的设备设施,充分体现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环保主张。
来源:高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