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谈不婚:享受自由 自认灵魂伴侣非俗世可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5 09:37 2

摘要:俞敏洪的直播间里,一场问答让北大教授蒙曼再次成为热议人物。当被问到年近五十仍单身的状态时,这位研究唐史的学者笑着回应:“我很享受。”这句话瞬间在直播间引发上万条“破防”弹幕。在当下“恨嫁文学”盛行的环境中,蒙曼用一句句金句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婚恋观。

俞敏洪的直播间里,一场问答让北大教授蒙曼再次成为热议人物。当被问到年近五十仍单身的状态时,这位研究唐史的学者笑着回应:“我很享受。”这句话瞬间在直播间引发上万条“破防”弹幕。在当下“恨嫁文学”盛行的环境中,蒙曼用一句句金句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婚恋观。

她曾在《百家讲坛》中形容理想伴侣是“猴毛满面”,也曾在央视节目中被朱迅问及“最想嫁谁”时脱口而出“孙悟空”,连导播都愣住了三秒。她的这番回答并非玩笑,而是对孙悟空的独特解读:“他敢把妖怪打进炼丹炉,也能为取经团队化缘,这种刚柔并济的智慧,比偶像剧男主更带劲。”虽然这段话在社交平台引来不少调侃,却意外打动了不少90后年轻人。

回看蒙曼的成长经历,会发现她的“不走寻常路”早有伏笔。她出生于1970年代河北的一个书香家庭,父母都是中学教师,但从不强迫她背课文。五岁就能背下《唐诗三百首》的她,童年常被父亲锁在书房里,却总能用《三国演义》中的典故与小伙伴周旋。这种自由发展的学术基因,让她在中央民族大学读书时创下“图书馆闭馆音乐就是我的翻书声”的纪录。

从北大博士到《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蒙曼的学术之路堪称“开挂”。她能把武则天的无字碑讲成职场生存指南,将李白的诗歌翻译成“盛唐Rap”。有学生统计过,她的课堂笑声密度堪比相声专场,甚至隔壁教室的学生都搬着板凳来蹭课。这种将学术通俗化的能力,也让她在B站开设的历史课程播放量轻松破亿。

面对催婚压力,她的应对方式同样令人称奇。母亲曾把她的征婚启事贴到学院公告栏,她却笑着在朋友圈转发说:“各位父老乡亲,本人主营唐史研究,副业情感咨询,包教包会。”这种幽默化解的方式,反而让亲戚们集体“闭麦”。在《中国诗词大会》录制现场,她还曾用“单身是给优秀人才留岗位”的金句,赢得主持人董卿点头赞同。

蒙曼对现代婚恋观的理解别具一格。她认为婚姻不是救生圈,而是一艘双人划桨的船:“有人需要双人合作保持平衡,有人独自泛舟更能体会风景。”这一观点与她研究的唐代女性史形成奇妙呼应——那些曾经出现在她论文中的鱼玄机、薛涛,如今成为她理解当代女性的精神坐标。

五年来,蒙曼的“不婚宣言”一直引发讨论。有婚恋专家批评这是“精致利己主义”,也有女权主义者奉为榜样。面对争议,她在一次访谈中巧妙回应:“与其纠结婚否,不如想想今天读了几页《资治通鉴》。”这种将公共议题转化为个人修行的智慧,像极了她钟爱的孙悟空——既能降妖除魔,也能七十二变。

如今走在中央民族大学校园,常常能看到她捧着《全唐诗》与学生边走边聊。她说自己最享受的时刻,是某个学生突然指着她笑着说:“教授,您刚才讲李商隐的样子,像极了至尊宝。”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或许正是她选择单身的深层原因——当一个人能在历史长河中找到永恒对话者,现实中的婚恋关系便不再是必需品。

来源:晓妙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