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以“教育链”赋能“产业链”:小冰麦产学研合作开启吉林振兴新篇章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5 10:32 3

摘要:5月23日下午,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相关对接活动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现场,吉林小冰麦产业发展联盟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工商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人参研究院共7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同促

5月23日下午,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相关对接活动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现场,吉林小冰麦产业发展联盟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工商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人参研究院共7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同促进吉林小冰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吉林小冰麦产业发展联盟与7所高校的战略合作签约,既是吉林省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这一合作不仅回应了东北振兴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更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为小冰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能。

小冰麦作为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曾长期面临品种退化、技术滞后、品牌分散等发展难题。此次高校联盟的介入,标志着产业从“经验驱动”向“科技驱动”的转型。据了解,东北师范大学与吉林省地理标志协会此前已通过“五统一原则”(统一规划、组织、标准、品牌、销售)推动小冰麦种源优化和标准化种植,而此次合作进一步整合多所高校的科研力量,有望在品种改良、深加工技术研发、绿色种植模式推广等领域形成系统性突破。吉林农业大学在农业生态领域的专长、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功能性食品开发上的潜力,均可为小冰麦产业链的延伸提供技术支撑,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使得小冰麦产业不再是简单的种植加工,而进化为涵盖生物科技、健康食品、数字农业的现代产业集群。

高校与产业的深度绑定,不仅体现在技术输出,更在于构建“需求导向—研发—转化—应用”的闭环。比如,长春职业技术大学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化种植与加工人才,解决产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吉林外国语大学则可借助国际化资源,助力“吉林小冰麦”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此外,合作中强调的“协同创新”可能催生新型产学研平台,如联合实验室、示范基地等,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落地。吉林大学人参研究院的加盟更具象征意义。这个在人参产业中淬炼出的顶尖科研团队,将把小冰麦带入分子育种、活性成分提取的深水区。这种"成熟产业反哺新兴领域"的智慧,展现出吉林特色农业发展的生态化思维,让不同产业在技术、人才、市场上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尽管合作前景广阔,但需警惕“重签约、轻落实”的风险。首先,需建立长效协调机制,明确高校与企业的权责分工,避免资源重复投入;其次,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确保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最后,需通过市场化手段培育龙头企业,避免“小而散”的产业格局。

吉林小冰麦产业与高校的“双向奔赴”,既是教育强国战略在地方的落地实践,也是东北振兴中“以特色产业突围”的缩影。高校的智慧之光与产业的现实需求相遇,当实验室的创新火种播撒在广袤田野,黑土地就能生长出令人惊叹的现代产业之花。这或许正是吉林面向未来的底气所在——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密钥,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

撰稿:王童

来源:长春新闻广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