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23日,浙江宁波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小学部食堂被陪餐家长曝光:一台绞肉机内发现大量活蛆蠕动,引发全网哗然。涉事学校曾获“浙江省A级食堂”“浙江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学校”称号,但此次事件暴露其日常管理严重失职。据官方通报,蛆虫系因绞肉机使用后未及时
2025年5月23日,浙江宁波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小学部食堂被陪餐家长曝光:一台绞肉机内发现大量活蛆蠕动,引发全网哗然。涉事学校曾获“浙江省A级食堂”“浙江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学校”称号,但此次事件暴露其日常管理严重失职。据官方通报,蛆虫系因绞肉机使用后未及时规范清洗导致,目前食堂已全面消杀,相关责任人将被追责。
一、官方通报与争议焦点
1. **调查结论与处理措施**
余姚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确认蛆虫问题属实,并封存涉事设备。但关键细节仍存疑:
- **设备清洁周期**:校方称绞肉机“一个月未使用”,但家长质疑机器长期未彻底拆卸清洗,导致虫卵滋生。
- **监控缺失**:绞肉机区域无监控,清洁记录不透明,调查难度增加。
2. **家长诉求与校方回应**
- **核心诉求**:要求组织学生全面体检、公开食材采购流程、落实师生共餐制度。
- **校方行动**:承诺允许家长不定期检查后厨,但暂未回应体检等核心问题,部分家长称收到“禁止发布视频”的要求,引发掩盖争议。
二、网友热议:愤怒、质疑与反思
1. **情绪爆发点**
- **“荣誉食堂”反差**:网友嘲讽“A级食堂”称号形同虚设,质疑评选机制是否流于形式。
- **学生健康隐忧**:多名家长反映孩子近期频繁腹痛,但校方以“无医学证据”为由未予重视。
2. **监管漏洞的深层拷问**
- **日常监督失效**:家长偶然发现的问题,为何日常检查中未被察觉?网友呼吁推广“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后厨实时监控。
- **制度执行乏力**:教育部虽要求校长陪餐、家长参与监督,但多地仍频发类似事件(如四川学生举报遭辱骂、上海食堂现发霉食材),暴露执行层面的敷衍。
三、校园食品安全:如何走出“通报—整改—再出事”循环?
1. **制度优化方向**
- **透明化管理**:强制公开食材采购、设备清洁记录,建立“阳光厨房”直播平台,接受社会监督。
- **责任到人机制**:明确校长、后勤负责人连带责任,对失职者终身追责,打破“罚酒三杯”式处理。
2. **家长与社会的角色**
- **强化参与权**:赋予家长委员会定期突击检查、第三方机构随机抽检的权力,形成常态化压力。
- **完善投诉渠道**:设立独立于校方的举报平台,保护举报者隐私,避免打击报复(如四川举报学生遭辱骂事件)。
食品安全不能仅靠家长“偶然发现”
此次事件再次敲响校园食品安全的警钟。若仅靠家长陪餐时的“偶然监督”,而缺乏制度化的透明与问责,类似问题仍会重演。唯有将“严监管”贯穿于日常,让每一份学生餐都经得起放大镜审视,才能真正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