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瞅瞅这天气预报,山东的老铁们又要和老天爷玩"你猜我猜"的游戏了。西部雷雨说来就来,沿海气温像过山车,六月天里有人裹着羽绒服有人穿着短袖在街上打照面,这哪里是天气,分明是老天爷给齐鲁大地按了随机播放键。
你瞅瞅这天气预报,山东的老铁们又要和老天爷玩"你猜我猜"的游戏了。西部雷雨说来就来,沿海气温像过山车,六月天里有人裹着羽绒服有人穿着短袖在街上打照面,这哪里是天气,分明是老天爷给齐鲁大地按了随机播放键。
可别光顾着看热闹,前年郑州暴雨的惨剧还历历在目。当时多少人对着手机里的红色预警不以为然,结果地下车库成了水族馆。现在山东这预报里"分散性阵雨"几个字轻飘飘的,可哪个打工人忘得了去年济南那场"看海模式"?电动车在水里漂得比鱼还欢实,外卖小哥蹚着齐腰深的水送餐,这些画面不该成为城市的常态。市政部门总说"百年一遇",要我说这年头"百年一遇"比楼下包子铺的促销还频繁。
最让人揪心的是那些在风雨里讨生活的人。建筑工地的铁皮棚子能不能抗住七级阵风?菜市场摆摊的大爷大妈收摊来不来得及?我认识个临沂的菜农老张,去年大棚让冰雹砸成了筛子,蹲在地头抹眼泪说"种了三十年地,现在倒看不懂天老爷的脸色了"。现在预报里写着"雷雨地区阵风7-8级",这些靠天吃饭的人又得提心吊胆多少天?
气象台把"降水形势不明朗"说得文绉绉的,要换成老百姓的话就是"老天爷要作妖"。可咱们的应急系统不能跟着"不明朗"啊。去年台风"梅花"过境时,青岛某小区地下车库进水,物业愣是拖了三个小时才通知挪车。要我说,这种天气预警就该像外卖平台的"预计送达时间"似的,精确到分钟,中不中?
看看人家南方的防汛演练,暴雨还没来呢,沙袋都摞成城墙了。反观咱们北方城市,一下雨就忙着在微博上发"请市民注意安全"的公告。要真关心市民安全,先把路边的排水口通通透透,别等到雨水漫过井盖了才想起来找疏通队。去年济南经十路的"喷泉奇观"倒是上了热搜,可泡坏的那几十辆车的赔偿找谁要去?
天气预报里那句"记得做好防晒"看得人心里发酸。建筑工地上五十多岁的王大姐,顶着日头绑钢筋,她哪用得起防晒霜?城里白领在写字楼里感慨"中午稍热",可知道环卫工人在三十多度的路面上,连个遮阳的地方都找不着?这哪是天气的问题,分明是社会的温度计出了毛病。
听说六月中旬雨带要北抬到山东河南,我倒要看看这次能不能打破"预警全靠吼,救灾靠徒手"的魔咒。别等到马路上划船了,才想起来该买冲锋舟。那些年年泡水的街道、动不动就停电的老旧小区,该整治的整治,该改造的改造。天气预报可以说不明朗,民生保障不能总打马虎眼。
说到底,这天灾里总掺着人祸的影子。去年郑州地铁遇难的14人,哪个不是接到预警后还照常通勤的普通人?现在山东这天气预报写得再详细,要是预警传不到田间地头、送不进工地厂房,也不过是纸上的墨水。要真为老百姓好,就把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织成一张密实的网,别让任何人在风雨里成为漏网之鱼。
看着评论区里大家讨论周末去哪玩,突然想起《流浪地球》里的台词:"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当我们在空调房里纠结带不带伞时,别忘了那些在风雨中讨生活的人,他们需要的不是天气预报的温馨提示,而是一个就算天塌下来也能稳稳接住的安全网。
来源:小芙看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