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讲座:《<西游记>的历史内蕴》今晚开讲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5 09:16 2

摘要:历来对《西游记》主旨的解读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史上曾有人从儒家、佛家、道家的立场来解读这部小说的主旨,胡适、鲁迅等近代学人皆不主张对《西游记》的主旨求之太深,这些观点都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西游记》产生的现实根源和历史内蕴。

历来对《西游记》主旨的解读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史上曾有人从儒家、佛家、道家的立场来解读这部小说的主旨,胡适、鲁迅等近代学人皆不主张对《西游记》的主旨求之太深,这些观点都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西游记》产生的现实根源和历史内蕴。

今日19:55

山东大学讲席教授袁世硕

将带大家走进

《 的历史内蕴》第一集

当代人应如何把握《西游记》的历史内蕴

带你回顾诸家对《西游记》主旨的解读

1. 儒、释、道各家对《西游记》主旨的解说

· 儒家认为主旨是“求放心”,驯服“心猿”。

· 佛家认为主旨是“谈禅”。

· 道家认为主旨是“证道”。

2. 胡适、鲁迅对孙悟空形象历史根源的考证

· 鲁迅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源自本土神话,鲁迅先生认为孙悟空形象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大禹治水所降服的无支祁。

· 胡适认为《西游记》里孙悟空形象的根源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哈奴曼的形象。

3. 回到《西游记》文本所述的情节,探究其历史和现实根源

· 闹龙宫——制伏龙王,象征着夺回行云布雨的水权。

· 闹地府——改生死簿,象征着个人对掌控自身命运的渴求。

· 闹天宫——喊出“皇帝轮流做”,象征着对个人基本政治权利的诉求。

主讲人

袁世硕,1929年生。现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曾先后担任山东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山东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议组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年荣获山东社会科学名家光荣称号。

学者视角点睛

· 解读《西游记》,要立足于原作文本所述的具体情节,不应过于牵强附会。

· 孙悟空的“闹”,不是简单的破坏,而是对旧现实秩序的挑战和对新价值的探寻。《西游记》用奇幻故事,写出了民众对命运自主的渴望。

采取电视端、网络端两种方式播出,可根据条件自主选择合适方式收看。

1.电视端:5月25日19:55播出《西游记》的历史内蕴第一集,5月27日22:35重播。

2.网络端:“山东教育电视台”视频号同步直播。

本文编辑:小机灵儿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来源:爱笑的香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