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偷天换日:“胖都来”变“盈都来”,这场山寨秀背后有啥名堂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03:13 3

摘要:5月20日凌晨,多位网友发布视频显示,“胖都来”商场在深夜将店面招牌的“胖”字拆除,更换成了“盈”字,一夜之间“胖都来”变身“盈都来”。

5月20日凌晨,多位网友发布视频显示,“胖都来”商场在深夜将店面招牌的“胖”字拆除,更换成了“盈”字,一夜之间“胖都来”变身“盈都来”。

不仅实体店铺更名,就连社交媒体账号、公众号头像等也同步更换,几乎是全方位的“变身”。

这样的大动作为何选在深夜进行?

更值得玩味的是,从5月10日创始人都建明表示“名字可以换”到5月20日实际更名,中间仅隔10天时间。

要知道,一个大型商场的品牌更换,通常涉及招牌制作、系统变更、宣传物料更新等诸多环节,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如此高效率的转变,是早有准备还是被逼无奈?

“撞脸”风波始末

2025年5月1日,浙江嘉兴海宁市,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大卖场高调开张,店面装修气派,宣传铺天盖地。

这家新店一亮相,立马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为啥?

只因“胖都来”和河南“胖东来”简直就是孪生兄弟,一字之差,像极了“乔布斯”变“乔布司”、“哇哈哈”变“哈哇哈”的山寨路数。

商场创始人都建明当时解释称,他们最初注册的商标其实是“淘都来”,后来有人说这名字谐音像“逃跑”不吉利。

再加上,都老板自己体型偏胖,于是灵光一闪,就用了“胖都来”这个名字。

按照官方说法,“胖”字是寓意丰盈、富足、美好,“都”字则取自董事长姓氏。

而就在同一天,胖东来方面就出手了。

胖东来通过社交媒体回应称,他们已经对“胖都来”进行取证,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了投诉书,并向“胖都来”公司邮寄了律师函。

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得又快又狠,显然胖东来对这种“撞脸”行为绝不姑息。

5月2日,许昌市胖东来超市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消息。

明确表示胖东来作为零售行业的知名品牌,已经拥有显著的辨识度,而“胖都来”的宣传行为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因此采取了法律行动。

一字之差就能蒙混过关?

这“胖都来”和“胖东来”名字仅一字之差,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有意“碰瓷”的嫌疑。

在我国商标法中,对于近似商标的判定核心在于“是否容易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

试想,普通消费者看到“胖都来”这个名字,多大概率会联想到“胖东来”?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专业律师分析认为,虽然“胖都来”强调“都”取自创始人姓氏,但在实际应用中,消费者很难第一时间分辨出细微差异。

特别是在同一行业领域,名称高度相似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同一品牌的分店或关联企业。

现代社会,商标是企业无形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胖东来作为知名零售品牌,其名称和标识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稳固的认知联系。

有那么多汉字可选,为啥偏偏选个和行业巨头只差一字的名称?

【有网友认为】:“这不就是故意蹭热度吗?胖东来辛辛苦苦几十年打下的江山,你这么山寨,不是明摆着想趁机混淆消费者、借势发展吗?”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胖都来改名明显是在律师函威慑下的妥协,若真有信心商标不构成侵权,完全可以走法律程序辩解,没必要匆忙改名。”

“盈都来”能否洗去争议?

从“胖都来”到“盈都来”,表面上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大不相同。

“盈”字有盈利、丰盈之意,与商业经营确实更加贴合。

然而,这次改名是否能彻底平息争议,还需打上问号。

首先,“盈都来”依然保留了“都来”两字,与“东来”发音相近。

在消费者的潜意识中,仍可能产生联想。

其次,由于此前的争议已经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胖都来”的原始印象已经形成,改名后的“盈都来”是否能完全摆脱“山寨”标签,还有待市场检验。

更为关键的是,一个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名称,而在于其服务质量和经营理念。

都建明在5月10日的声明中也提到:“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帮服装厂清库存、帮年轻人低成本创业。”

如果“盈都来”能够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或许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

写在最后

说实话,这出商标“碰瓷”大戏真是看得人啼笑皆非!

从“胖都来”到“盈都来”,从明目张胆到偃旗息鼓,这一系列“变脸”比川剧还快!

山寨文化何时能休?品牌保护需加强!

现如今,创业不易,与其走模仿复制的捷径,不如潜心打造自己的特色。

品牌名号固然重要,但消费者心中的口碑才是真金不换的财富。

改名容易改形象难,“盈都来”未来能否真正“盈”起来,恐怕还得靠真本事说话!

来源:摘星日记综艺精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