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流失海外的国宝,太多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5 16:46 2

摘要:日本人称它“从碗中可窥见宇宙”,仅存的完整3只,全部被奉为“日本国宝”,10年才展出一次。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宁肯不去各大景点,也要打卡国外博物馆?

真相让人百感交集——很多国宝,在国内很难有机会见到。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17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

现在,它们是200多个国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很多珍品、孤品,都只能去国外博物馆才能一睹真颜……

中国历史学家钱穆说:

流失的文物,不仅是物质的丧失,更是文化记忆的断裂。”

我们有责任让下一代知道:

在异国他乡还有成千上万的国宝文物,它们共同组成了华夏10000年的灿烂文明!

如果不走进日本博物馆,穷极一生也无法想象:

宋代曜变天目盏,是何等的巧夺天工,瑰丽不可方物。

日本人称它“从碗中可窥见宇宙”,仅存的完整3只,全部被奉为“日本国宝”,10年才展出一次。

未曾到过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也真的很难领会:

代表战国黑科技的青铜神龙,究竟有多么震撼心灵、气势磅礴。

西方人赞美它:“放在任何博物馆,都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没去过法国枫丹白露宫,永远不会真正明白,为什么它被称为“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

这里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30000余件,承载着半壁华夏的荣耀和光辉。

更为讽刺的是,大英博物馆3大镇馆之宝:

顾恺之《女史箴图》、敦煌经卷,以及造型无比精美的辽三彩罗汉像,全部都属于中国。

中国专家考察团曾对流失海外的文物做过统计。

数据一出,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日本约藏中国文物360万件,法国260万件,美国230万件,英国130万件……

数目之庞大、文物之精美、时间跨度之悠久,震惊世界。

如果文物有哭声,这一刻必定响彻云霄▼

几百几千年前的文物们几经辗转、饱经风霜,没有哪一件不想回家

问题是,哪怕只把10分之1海外博物馆逛遍,路程相当于绕地球6圈。

普通人终其一生,也难看上一眼。

而没有足够知识储备,花几万带孩子出国一趟,也不过是看个热闹。

好在今天的我们,终于有幸等来它,堪称艺术珍藏级的“海外国宝图鉴和审美盛宴”——

《海外国宝全书》

寻遍海外700+件镇馆之宝

读懂10000年中华文明和美学家底

拿到手一瞬间,忍不住灵魂震颤!

因为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无数国人期盼的“国宝回家梦”。

编辑团队耗时5年,“从几百万的国宝中选出了200万的镇馆之宝,然后再在这些镇馆之宝中精选出700+件‘国宝中的国宝’,最后凝结成了这本重达10斤+的国宝大书。

翻开它这一秒,真的能体会到,什么是遥远的“乡愁”,什么是无声的“诉说”。

700+件流落海外的镇馆之宝,每件都太美了。

包括技艺精湛、中国绘画代表作之一的《历代帝王图》;

美国纳尔逊博物馆镇馆之宝,彩绘木雕水月观音;

乾隆皇帝爱物、令人叹服的文化瑰宝双羊尊。

还有数不清的帝王周边——

蟒袍、酒壶、香炉、杯盏、花瓶、玉器……

每一处微小的细节和花纹,都纤毫毕现

看过这套书才理解,为什么法国文豪雨果会说:

“即使把巴黎圣母院全部宝物加一起,也不能同富丽堂皇的中国文物媲美。”

而这套书的编辑在刚拿到样书的时候,也忍不住激动地说:“有一种抱着中华文明史的骄傲。”

骨腾神骏、威凌八阵的昭陵六骏(其二),惟妙惟肖,飘逸灵动。

隔着时空流转,仿佛还在谱写唐太宗征战沙场的英勇传奇。

藏于费城艺术博物馆的,清代炉钧釉胆瓶。

似淋墙雨滴,又似山岚云气,美得如梦似幻。看到它,才理解诗人笔下的“山色空蒙雨亦奇”。

还有龙门石窟遗失的瑰宝,佛教造像代表作孝文帝礼佛图浮雕。

在中国历经1400余年的岁月后,先被割掉头部,再被打碎其它部位用麻袋运走……

连美国人都说:“看到它现在的样子,就应该让它留在中国。”

或许通过我们和后代人努力,有一天很多流落海外的国宝都能回家。

但也不得不承认,其中一部分永远无法完好无损地回家了。

来源:草根练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