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谨防中风!医生推荐3款食疗方! | 珠海医院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5 17:29 2

摘要:夏季高温易使人出汗过多,耗伤气阴,导致体内津液不足,血容量下降;若在空调房中贪凉感受寒邪,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中风风险大大增加。

随着夏天的到来,

出现中风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夏天中风风险高?,

要如何防治?

为什么夏天容易中风?

1.暑伤气阴,不避寒凉

夏季高温易使人出汗过多,耗伤气阴,导致体内津液不足,血容量下降;若在空调房中贪凉感受寒邪,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中风风险大大增加。

2.湿性黏滞,脾胃失调

夏日潮湿闷热环境易使人体感受湿邪,湿邪困脾,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再加上贪凉喜食生冷,则导致腹泻,人体气血紊乱,增加中风风险。

出现中风,要“三早”!

1.早识别

发现有人疑似中风,要及时用“BE FAST”识别法,快速识别具体情况。

B:Balance,身体难以保持平衡。

E:Eyes,眼睛看不清。

F:Face,面部不正、口角歪斜。

A:Arms,手臂无力,举臂不对称。

S:Speech,说话不清晰、表达困难。

T:Time,出现以上任何症状,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医!

2.早送医

中风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近年来中风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一旦可疑症状,应该把握黄金救治时间,经过“BE FAST”识别法发现可疑,应立即送医,越早越好,时间就是生命。

3.早干预

在中风防治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核心环节,强调在未发病前针对体质偏颇或基础病到专科进行调理,阻止病情进展。既往有中风病史的更应该做好二级预防,及时干预,避免反复。

中医如何预防中风?

一、饮食调养

01

益气解暑茶

材料:西瓜翠衣5g、绿豆5g、荷叶5g。

做法:绿豆提前用清水浸泡1小时,西瓜翠衣切小块,加入荷叶,清水煮30分钟。

02

健脾养阴粥

材料:茯苓20g、麦冬10g、山药干30g、莲子30g,粳米80g。

做法:莲子去心,放入粳米、茯苓、麦冬、山药干,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30分钟,期间注意搅拌防止粘锅。

03

祛湿清热汤

材料:薏苡仁10g、冬瓜150g。

做法:薏苡仁提前浸泡60分钟,冬瓜去皮(带皮亦可)洗净切块,锅中加入约600ml清水,放入泡好的薏苡仁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至薏苡仁开花,加入冬瓜块,继续煮10-15分钟,至冬瓜透明软烂,关火前加少许盐调味,脾胃偏弱者可加入少许姜片。

二、保健养生

1.保健穴位

按揉百会穴、风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每次按摩十分钟,帮助调节气血,强身健体。

2.太极养生操

通过太极拳“调身、调息、调心”的整体锻炼,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对预防中风有一定积极作用。注意避开正午炎热的时间段,建议上午9-10点,下午4-5点左右,动作幅度量力而行。

专科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脑病内二科,成立于2021年6月。主攻病种定位于脑血管病,是珠海医院卒中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脑病内二科作为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成员科室,继承和发扬“岭南中医脑病学术流派”的中医药传统优势;同时积极跟踪前沿学术进展,擅长运用微创技术治疗脑血管病,能够独立开展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的所有术式。药物与介入双管齐下,中西融合,疗效显著。

医生名片

林浩 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风(脑梗死、脑溢血),头痛、头晕、癫痫、失眠。通过神经介入治疗以下疾病经验丰富、疗效可靠: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颈(椎)动脉狭窄,脑(脊髓)血管畸形、颅内动脉闭塞、烟雾病等。

出诊:周四上午

陈昕 主治医师

擅长:

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狭窄、脑动脉瘤等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及介入治疗,头痛、头晕病等中西医诊治。

出诊: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张现伟 主治医师

擅长:

头痛、头晕、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出诊:周四下午

徐德辉 住院医师

擅长:

头晕、头痛、脑梗死、脑出血等急慢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出诊:周五下午

吴光亮 主治医师

擅长:

脑梗死等脑血管病,以及头晕、头痛等神经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

出诊:周一下午

赵晶 主治医师

擅长:

帕金森病、脑梗塞、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治,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斜颈、多涎症、中风后肢体痉挛、多汗症。

出诊:周二、六全天,周三、五上午

来源:彩虹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