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问法】“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活动即将启动,检察官与高校学子共话“两卡”犯罪防治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5 18:55 2

摘要:5月28日,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联合省内各高校共同策划实施的“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贵州大学站)直播活动即将拉开帷幕。活动开始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对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余雪和模拟法庭公诉人扮演者、贵州大学法

5月28日,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联合省内各高校共同策划实施的“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贵州大学站)直播活动即将拉开帷幕。活动开始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对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余雪和模拟法庭公诉人扮演者、贵州大学法律(法学)硕士研究生谢玉镕进行采访,深入探讨“两卡”犯罪相关话题。

余雪:检察机关多举措打击“两卡”犯罪

呼吁青少年“三不”防风险

在谈及检察机关打击“两卡”犯罪的措施时,余雪表示:“一是坚持依法从严惩治。‘两卡’犯罪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关键环节,我们协同公安等部门开展‘断卡’‘拔钉’等行动,全链条打击各类网络黑灰产犯罪。二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卡头’‘卡商’等职业犯从严打击,对在校学生等特殊群体,坚持以教育、挽救、惩戒、警示为主,根据其犯罪情节、认罪认罚、退赃退赔、一贯表现等情况,给予其悔过自新的机会。三是以检察建议与行刑衔接加强协同治理。结合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漏洞,制发检察建议;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经审查认为需要给予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的,通过行刑反向衔接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通过发布案例、公开听证等方式,提升群众反诈意识。针对大中专学生等重点群体,庭审进校园、选派法治辅导员等举措都成效显著。”

对于青少年群体易卷入“两卡”犯罪的现象,余雪给出建议:“从办案情况来看,未成年人、大中专学生涉‘两卡’犯罪较为突出。要防止卷入,需做到‘三不’:不轻信网络或熟人推荐的‘高薪招聘’等信息,通过正规途径求职;不随意在网络上泄露自己或家人的身份证、银行账户等信息;不向他人转借银行卡、电话卡。”

谈及此次模拟法庭活动,余雪满怀期待:“这次模拟法庭的案例很典型,和常见的出租、出借、出卖银行卡不同,是‘黑吃黑’案例。通过庭审能让大家认识到非法占有犯罪分子骗取的资金同样构成犯罪,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在校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法治观念淡薄,希望通过这类宣传教育,提升他们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避免成为犯罪‘工具人’,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筑牢校园反诈防线。”

谢玉镕:深入剖析模拟法庭角色

展现检察官素养,深化“两卡”犯罪认知

在被问及如何理解和把握公诉人职责时,谢玉镕介绍:“公诉人职责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在本次角色扮演中,我从三个方面把握。第一是严格履行犯罪指控职能,通过系统出示书证、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三组证据构建完整证明体系,在讯问环节准确论证被告人罪名。第二是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庭审中注重监督诉讼程序,保障被告人权利,确认证据合法性,回应辩护人观点。第三是注重社会治理效果延伸,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两卡’犯罪源头治理。”

对于在模拟法庭中展示的检察官专业素养和能力,谢玉镕表示:“我期待从三个维度展现。第一,准确适用法律,科学量刑。把握罪名辨析,明确被告人行为性质,提高量刑建议科学性。第二,系统运用证据,有效固定案件事实。依法构建证据链条,运用交叉询问锁定关键事实。第三,全面掌握庭审程序,展现职业素养。具备较高的程序掌控和临场应变能力,应对庭审中的各种情况。”

在准备此次活动扮演的过程中,谢玉镕对“两卡”犯罪有了新认识:“我对‘两卡’犯罪的治理难点与社会危害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一是犯罪模式隐蔽,形成‘诈骗-洗钱-黑吃黑’闭环链条。二是犯罪主体趋向年轻化,文化程度偏低,与相关数据印证,警示需加强校园法治教育。三是治理措施应多元化,可采取技术反制、督促金融机构落实合规措施、普及法律知识等手段来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

此次“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活动即将开启,各方的深入探讨与积极准备,将为公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盛宴,助力提升全社会对“两卡”犯罪的认知与防范能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廖文祥 杨鸣丹

海报设计 陈豪

编辑 肖慧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