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有个消息让人眼前一亮,说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睡够8小时,有些人天生就能睡得少却依然精神饱满。这颠覆了很多人长久以来的认知,也让那些总为睡眠时长不够而焦虑的人松了口气。
最近有个消息让人眼前一亮,说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睡够8小时,有些人天生就能睡得少却依然精神饱满。这颠覆了很多人长久以来的认知,也让那些总为睡眠时长不够而焦虑的人松了口气。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时广森团队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傅嫈惠团队联合完成,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发现。研究指出,有一种新的短睡基因叫SIK3-N783Y,拥有这个基因的人睡眠时长会偏短,但睡眠效率很高。研究人员把SIK3-N783Y引入基因改造小鼠,小鼠的睡眠时间缩短了半小时,不过睡眠时脑电图的功率增高,说明它们睡得更沉了。这就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窗户,原来睡眠时长不是固定的。
早在2009年,傅嫈惠教授团队就在《科学》期刊上发现了一种叫“DEC2”的突变基因。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平均每天只睡6.25小时,比不携带的人少得多,而且精力还更旺盛。后来又发现了“ADRB1”“NPSR1”这两个影响睡眠长短的基因。这说明不同的人睡眠需求真的不一样。
2024年清华大学的研究也让人意外,他们发现7小时左右的睡眠最延寿,过长过短的睡眠都会促进身体生物年龄衰老。分析超1.3万名参与者的数据后,发现短睡眠组、极短睡眠组和长睡眠组都与身体年龄呈正相关。我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7-8小时,但《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的研究显示,每晚睡7小时才是“最佳睡眠”,睡8小时反而会增加部分疾病死亡风险。
江苏省南京脑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靳凌说,判断睡眠好坏的标准是醒来后的感受。如果醒来感觉休息充分、精力十足,白天不困倦,那睡眠就是良好的。所以,大家不用再纠结睡够8小时,关注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那些睡得少的人可能真的有天赋,而睡得多的也不用担心,只要第二天状态好就行。
总之,睡眠这件事没有统一的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以后不用再为睡眠时长不够而焦虑了,好好感受自己的身体,找到属于自己的睡眠节奏。睡眠时长不是衡量健康的唯一标尺,我们的身体比任何数据都更懂得自己需要什么。
来源:科学任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