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部炎症性皮肤病泛指发生在面部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慢性、炎症性、反复性及瘙痒性。面部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呈异质性,可能表现为红斑、丘疹、脱屑、瘙痒、灼热或刺痛感等,使得诊断变得复杂。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面部炎症性皮肤病诊断及治疗一文全解析。
撰文 | 医学界报道团队
面部炎症性皮肤病泛指发生在面部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慢性、炎症性、反复性及瘙痒性。面部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呈异质性,可能表现为红斑、丘疹、脱屑、瘙痒、灼热或刺痛感等,使得诊断变得复杂。
近期,于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年会暨全国美容皮肤科学大会(CDA 2024)上,来自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冯燕艳教授详细介绍了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的诊断及规范化诊疗体系建设。面部炎症性皮肤病有哪些诊疗要点?让我们一睹为快!
图1.冯燕艳演讲现场(图源官方)
认识“面部炎症性皮肤病”
冯燕艳教授在报告中首先就“面部皮炎”及“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区分:面部皮炎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名称,主要是指发生在面部、以瘙痒性、复发性和慢性化倾向为特征的皮肤炎症,属于炎症性皮肤病的范畴,但主要是指湿疹类疾病。而面部炎症性皮肤病范畴较广,表现多样,其发病涉及自身免疫、变态反应、感染、血管反应性等多种因素。
接下来,冯燕艳教授就几种常见的面部炎症性皮肤病进行了介绍。
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神经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2021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指出[1],玫瑰痤疮的必要性表现包括面颊部伴有阵发性,可能周期性加重的持续性红斑;口周/鼻部伴有可能周期性加重的持续性红斑。选择性表现则包括阵发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疹和脓疱、增生肥大改变及眼部症状(睑缘毛细血管扩张、睑缘炎、角膜炎、结膜炎、角膜巩膜炎)。
冯燕艳教授指出,面颊部满足必要性表现就可诊断玫瑰痤疮,无论是否有选择性表现;口周/鼻部在满足必要性表现的基础上需合并至少1种选择性表现才可诊断玫瑰痤疮。两个部位中只要1个满足诊断标准,即可诊断玫瑰痤疮。
此外,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诱因引起的阵发性潮红或持续性红斑,包括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维A酸类等)、系统药物(如烟酸、异维A酸等)、局部化学治疗或光电治疗、月经期或围绝经期症状和系统疾病(如类癌综合征、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一些腺体的髓样癌等)。
口周皮炎
口周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常累及中年女性,偶见于儿童(幼儿)。好发于口周围、鼻或眼周,病因可能与含氟的糖皮质激素和牙膏的使用有关,临床表现为皮疹、多发性炎症性小丘疹,丘疱疹等。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是一种主要影响成年人面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尤其好发于眼睑、鼻部附近及口腔周围和颊部,表现为直径2~3cm大小的圆形、不破溃的丘疹、结节,淡红或红褐色,部分顶端可见针头大小的小脓疱或结成鱼屑痂皮。愈后留有萎缩性疤痕。
结节通常分批出现,数目不定,可互相融合,在下眼睑处融合成堤状损害,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显示结核结构,但大多数患者不伴有其他结核症状,且病损中无法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素试验常呈阴性。抗结核治疗通常无效,部分患者可自然痊愈,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治疗可减轻症状。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面部发疹的儿童多于成人,具有反向分布特征,在儿童患者中,以面部、头皮、外耳道等面部红斑鳞屑多见。与成人相比,儿童银屑病皮损常常不典型,可以仅表现为红斑、丘疹,大多数时候皮损较薄,鳞屑相对较少,可能与脂溢性皮炎的红斑和细小鳞屑非常相似。
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典型的皮损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为位于颧突的对称性水肿性红斑,皮损常越过鼻梁,偶尔也可见到单侧性的。皮损还可累及前额,眶周和颈前V字区,伴有或不伴有水肿的全身性的红斑。
此外,冯燕艳教授还对传染性红斑、麻疹、丹毒、面部肉芽肿等其他面部炎症性皮肤病进行了介绍。总的来说,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的诊断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充满挑战,要求我们遵循一套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冯燕艳教授在报告中也为我们分享了关于面部炎症性皮肤病规范化诊疗的思路。
规范化诊疗流程六步走
冯燕艳教授,面部炎症性皮肤病诊疗流程包括明确诊断、评估疾病影响、建立治疗方案、一般治疗、目标治疗及治疗后评估。在诊断与评估环节,利用实验室检查、微生物检查、无创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手段对于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的诊断至关重要。皮肤镜作为无创影像学检查的一种,为医生提供了观察皮肤病变的有力工具。此外,冯燕艳教授也指出了鉴别诊断的重要性,避免出现误诊,以确保治疗方案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在药物治疗选择原则上,应优先考虑病因治疗,尽可能确定病因或诱因,并去除或避免再次接触。药物选择以局部药物治疗为主,以减少全身用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同时应选用具有抗炎、止痒、保护皮肤作用的药物,以缓解症状促进皮损消退。
外用药物治疗可选用局部激素类药膏、钙调神经酶抑制剂、抗生素类药膏。局部激素类药膏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过敏作用;钙调神经酶抑制剂对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慢性面部炎症有较好的疗效,可长期间歇使用;抗生素类药膏则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面部炎症,如痤疮等,但需避免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对于内服药物,则有很多选择。比如抗生素类药物、维A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
冯燕艳教授表示,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方法也是治疗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的重要手段。在生活方式方面,冯燕艳教授建议,首先,患者应维持均衡的饮食,确保营养的全面摄入;其次,保证每晚至少8小时的充足睡眠,以助于身体的自然恢复和机能调节;最后,学会放松和减压,可以通过参与瑜伽、冥想等活动来有效缓解精神压力。
在皮肤屏障功能修复方面,锁水和保湿是两个关键环节,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尿素及天然植物成分的功效性护肤品有助于皮肤屏障修复。
此外,在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管理中,冯燕艳教授特别强调了患者管理与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冯燕艳教授围绕患者信息登记及随访制度建立、病情监测指标解读和反馈、医患沟通平台搭建及效果评估、复诊计划安排方面进行了深入分享。
通过这些综合性措施,也有助于推动学科建设,目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已经成功建立损容性皮肤病诊疗中心,进一步提升了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的诊疗质量,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的诊治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构建规范化诊疗流程,在早期准确诊断,在此基础上,采取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患者管理在内的综合治疗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疾病,减轻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皮肤频道粉丝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供更有趣、有用、有态度的内容,医学界皮肤频道欢迎大家动动手指完成以下的调研,只要五秒钟哦!更多皮肤前沿内容
快来“医生站网页版”瞧一瞧👇
来源:健康养生大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