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你知道吗?在我国,平均每12秒就有1人发生中风,每16秒就有1人因中风离世。中风,这个看似遥远的疾病,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它被称为“国民健康头号杀手”,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今天,就让我
5月25日
世界预防中风日
别让中风盯上你!
这些知识要牢记!
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你知道吗?在我国,平均每12秒就有1人发生中风,每16秒就有1人因中风离世。中风,这个看似遥远的疾病,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它被称为“国民健康头号杀手”,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中风,学习如何预防它!
01
中风,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前者是由于脑血管堵塞,血液无法正常供应到脑部,从而引发脑梗死,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占所有中风病例70%左右;后者则是因脑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压迫周围脑组织。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被称为“无形杀手”,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它的发病非常迅速,一旦发作,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行走不稳、剧烈头痛,甚至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患者即使幸存,也会留下不同程度残疾,给家庭带来长期照顾负担。
哪些因素
容易诱发中风?
02
中风并非毫无缘由地发生,它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有些因素我们无法改变,比如年龄、家族遗传史等,但更多的因素是我们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或医疗手段干预的。
01
吸烟
长期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就像一个个 “小破坏者”,不断刺激和损伤血管内皮,加速血管硬化。同时,它们还会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使血液变得黏稠,就像粥一样浓稠,容易在血管壁堆积脂类物质,形成斑块和血栓,最终诱发中风。
02
酗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损伤血管内皮,造成代谢紊乱。过量饮酒还会使血压升高,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降低脑血流量,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中风的发病几率。每天饮酒的乙醇含量超过 60g 时,发生中风的危险明显增加。
03
缺乏运动
现在很多人长时间久坐不动,比如上班族一坐就是一整天。长期不运动,血液流动就会变慢,影响心脏和大脑的供血供氧。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也随之下降,血液中的 “垃圾”、“毒素” 容易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04
不合理膳食模式
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常常存在问题,多肉少菜,喜欢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汉堡、炸鸡、海鲜等,这些食物会造成肥胖,使体内堆积过多脂肪,同时增加血管内脂类物质的含量,导致高血脂,让血液变得黏稠,容易诱发血栓。另外,高盐、高糖饮食均会增加中风风险。
05
长期熬夜或精神紧张
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内分泌。长期熬夜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使血管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引发中风。尤其是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玩游戏,对血管健康的损害很大。
06
其他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等慢性病均会引发中风。
警惕!中风来临前
身体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
03
了解中风的早期症状,对于及时就医、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如果突然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高度警惕中风的可能:
1.面部不对称
面部一侧嘴角下垂、歪斜,笑起来时两边脸不对称。
2.肢体无力或麻木
一侧手臂或腿部突然无力,无法正常抬起、活动,或者有麻木感,拿东西掉落,走路不稳等。
3.言语障碍
说话含糊不清,表达困难,无法准确说出想说的话,或者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
4.视力障碍
突然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下降,甚至短暂失明 。
5.头痛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可能是出血性中风的信号。
6.平衡失调
突然失去平衡,头晕目眩,行走困难。
7.意识模糊
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变,记忆丧失或昏迷。
01
“中风 120” 口诀
“1”:看一张不对称的脸。
“2”: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聆听讲话是否清晰。
02
“BE FAST” 口诀
“B”(Balance):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行走困难 。
“E”(Eyes):突发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
“F”(Face):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
“A”(Arms):手臂突然有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
“S”(Speech):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
“T”(Time):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拨打 120,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
如何有效预防中风?
记住这5大关键!
04
虽然中风来势汹汹,但其实90%以上的中风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大大降低中风的发病风险。
1.合理饮食
遵循低盐(每天不超过5g)、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低脂乳制品。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白开水最佳)。
2.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减少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患者,更要注意控制体重,因为腹部脂肪堆积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3.戒烟限酒
戒烟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可以逐渐减少吸烟量,或者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使用戒烟辅助工具等方法来帮助戒烟。此外,饮酒应适量。
4.情绪与作息管理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导致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增加中风风险。学会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阅读、瑜伽、冥想等。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7-8 小时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5.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发现问题早防早治。控制好“三高”,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
不幸发生中风
该如何应对?
05
时间就是生命。一旦怀疑发生中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01
立即拨打 120
准确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详细地址等信息。中风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发病后3~4.5小时内,尤其是缺血性中风,在这个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等治疗,能大大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0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领口、领带等束缚,如有假牙,应取出,防止呕吐物或痰液堵塞气道,造成窒息。
03
不要随意搬动患者
避免摇晃、刺激患者,不要大声叫喊,以免加重病情。尽量不要自行搬运患者,如果需要搬运,应保持患者身体平稳,避免头部晃动。
04
不要盲目用药
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要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免加重出血性中风患者的出血情况。
05
准备好相关物品
如患者的医保卡、病历资料、以往的检查报告等,方便医生快速了解病情。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