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3日,中国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1276.HK)董事长孙飘扬在港交所敲钟,实现“A+H”两地上市。上市首日股价高开29.4%,截至午间收盘涨幅扩大至30.87%,报57.65港元/股,A+H总市值逼近4000亿港元,成为当日港股市场最耀眼的明星。
作者|深水财经社 纳兰
国内“医药一哥”恒瑞医药迎来港交所的首秀。
5月23日,中国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1276.HK)董事长孙飘扬在港交所敲钟,实现“A+H”两地上市。上市首日股价高开29.4%,截至午间收盘涨幅扩大至30.87%,报57.65港元/股,A+H总市值逼近4000亿港元,成为当日港股市场最耀眼的明星。
本次港股上市从交表到上市4个多月,获得了国际资本市场的热烈响应,参与国际配售的锚定投资者群体亦汇聚国际知名长线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大型投资机构。
一、“豪华天团”抢筹港股
恒瑞医药此次港股IPO全球发售2.25亿股H股,发行价定为44.05港元/股,成功圈粉一众国际顶级机构。
这次恒瑞招募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堪称豪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景顺、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高瓴资本、博裕资本等合计认购约41.31亿港元,占总发行规模的41.77%。
从时间线看,恒瑞的港股上市颇为顺利:2024年12月公告启动计划,2025年1月递交申请,5月通过聆讯并启动全球发售,最终于5月23日成功挂牌。
相较于A股市场侧重国内业务的估值逻辑,香港市场国际化的投资者结构更能准确评估公司海外业务潜力。此次港股上市,无异于对恒瑞医药的二次价值发现,公司的创新成果也将提升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
二、创新药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凭借创新类产品的迅猛增长,恒瑞医药从2024年开始再度迎来增长高潮。
2024年,恒瑞实现营收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激增47.28%。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再增20.14%和36.9%,毛利率稳定在85%以上,盈利质量行业领先。
驱动这一增长的核心引擎,正是创新类产品。2024年,恒瑞不含对外授权收入的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8.92亿元(含税),同比增长30.6%,占总销售收入比重突破50%。若计入对外授权收入,这一比例更高。
恒瑞的研发实力堪称“硬核”,每年的研发投入也让人震撼。截至2025年一季度,累计研发投入超460亿元,在全球设立了14个研发中心,全球研发团队达5500余人。
截至目前,恒瑞拥有20款已上市新分子实体(NME)创新药,4款其他创新药,另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覆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科学等领域,已形成了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
三、全球布局加速
恒瑞的“出海”步伐正在加速。2018年以来,恒瑞已达成14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许可给包括默沙东、IDEAYA Biosciences、Kailera Therapeutics、德国默克在内的多家海外药企,累计交易金额约140亿美元。
从近三年的增长趋势来看,BD收入有望与药品销售共同构成恒瑞医药利润双支柱,为恒瑞的研发投入和全球运营持续提供资金支持。
在海外临床布局上,目前恒瑞已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启动超20项海外临床试验,研发进度全球领先。
恒瑞的港股上市,被视为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计划将募集资金的75%用于研发,15%用于建设海外生产与研发设施,10%用于营运资金。这一布局将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创新药市场的竞争力。
在香港交易所也是国内各路创新药巨头的竞技场。恒瑞的港股首秀,意味着恒瑞医药从本土市场到全球竞技场,完成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从香港的上市第一天,恒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深水财经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