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示变性者信息:看到问题也看到进步|时评

360影视 2024-12-11 16:46 11

摘要:近日,一份盖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公章的公示在网上流传。该公示称,护理学院一名男学生向学院提交了个人基本身份信息变更申请,因进行性别重置手术缘由,申请其性别信息由男变更为女。该公示中详细写明了该男学生姓名、所在专业和班级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此事引发热

近日,一份盖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公章的公示在网上流传。该公示称,护理学院一名男学生向学院提交了个人基本身份信息变更申请,因进行性别重置手术缘由,申请其性别信息由男变更为女。该公示中详细写明了该男学生姓名、所在专业和班级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此事引发热议。

图源网络

对于学校公开该男生信息的做法,网友观点不一。有人认为,相关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码属于个人隐私,不该公开。有人认为,学校作此公示是对当事人和他人的负责。对此,知名刑事辩护律师付建认为,学校进行公示是确保信息变更的公开透明、接受师生监督等,在实现公示目的的同时,应采取必要的手段对学生的隐私进行保护,对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

应该说,从保护个人信息的角度出发,做出相应处理,很有必要。毕竟,一旦个人隐私泄露,对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的隐性损害是难以估量的。但旁人也依法享有合理的知情权。个体性别发生变化后,身份信息随之转变,同时也在生活和管理场景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宿舍的重新安排、厕所和浴室的变更等——这些变化不仅与变性者有关,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人,因而,做出相应公示,让大家都有数,是必要的。何况,学生变性,涉及一系列程序和要求,在变性者需要对户口本、身份证、驾驶证等多种证件进行性别变更的前提下,高校的公示也是为下一步的程序打下基础。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如何处理好公示和保护隐私的平衡点,应对好今后的管理难题,的确面临严肃考问。

但不论如何,我们也应该从这一事件看到时代的进步。

大学生变性,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早在2007年,国内就有“首位公开变性大学生”直面公共视野。当时,该大学生还接受了媒体采访,甚至进行了博客直播。但不必讳言,变性在社会上仍然属于一个敏感话题。变性者的境遇,他人对变性的看法和接受程度,都牵连着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能够直面希望变性学生的诉求,从程序上加以呼应,为该学生打开方便之门,这本身就体现了其应有的担当。这对希望变性的男生也是一种积极的信号。此事件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易性心理和易性现象。这一现象背后,是一些人陷入“易性病”难以自拔的苦痛和对走出困局的期许。承认这一现象和问题的客观存在,包容希望变性的学生,也是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关切。考虑到2006年某地曾有17岁变性学生被退学的先例,校方保障变性者基本权利的态度,显得格外可贵。正如专家所言,学校有教书育人的义务,学生无论变性与否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外界担心该生的隐私被泄露,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不过,公示推出前,相关信息的录入想必就已经通过了该生的同意。尽管无法判断该生是否准备好迎接各种压力,但他能够直白、坚定地表明心志并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就已经表明变性者的心理世界是通透的,也是渴望得到外界理解的。这份勇敢,是一个有价值的样本。

总之,公示相关信息,是好事一桩。除了建议校方把好事办好、不留隐患,世人可以做的,就是对男生的选择不干预,甚至送上祝福。

文|伍里川(作者是资深媒体评论员)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