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自历史高点坠落70%,唯品会走到变革图存的关口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6 05:17 2

摘要:5月20日,唯品会(VIPS.US)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营收同比下降近5%,净利润同比降幅达近16%。

文|煜明 出品|天下财道


唯品会业绩的下滑,似乎如约而至,又有些出人意料。

5月20日,唯品会(VIPS.US)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营收同比下降近5%,净利润同比降幅达近16%。

为什么说“如约而至”呢?因为唯品会管理层此前曾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可能持平或同比下降最多5%。

结果,唯品会的实际表现,处于管理层此前预期的区间下限。

让人意料之外的是,唯品会净利润降幅高达16%。

此种表现,当然令投资人失望。财报发布之后,唯品会股价巨震,当日收盘跌幅超过7%,其后几日继续低位徘徊。

依靠“品牌特卖”出圈的唯品会,究竟发生了什么?其未来发展又会如何?


增长拐点

唯品会是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2012年3月,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美股名称是VIPS.US。

唯品会特卖的不是一般的商品,号称主打品牌正品、深度折扣、限时特卖。产品包括服装、护肤品、箱包、皮具、配饰、香水等。

(来源:同花顺iFinD)


上市当年,唯品会营收增速曾高达204%。一直到2014年,营收增速都保持在100%以上,由此也推动股价出现数年的惊人上涨。从0.47美元/股,拉升至近30美元/股(前复权,下同)。

(来源:Kimi.ai)


唯品会股价其后几经巨幅震荡,历史最高点定格在2021年3月份,达到45.09美元/股。其后,随着业绩增速好景不再,唯品会股价也出现大幅回落,并长期在低位徘徊。

(来源:东方财富)


截至2025年5月23日,唯品会股价报收于14.36美元/股,较历史高点大跌近70%。最新总市值74亿美元,较历史高点蒸发157亿美元。

今年4月初,花旗分析师将唯品会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股价波动的背后,反映的是公司经营方面的诸多变化。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业绩面临不小的挑战。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263亿元,同比下降近5%。实际上,唯品会业绩爬坡的气喘吁吁,并非始于今日——去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增速就几乎停滞,此后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净利润增速也是一路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20亿元,更是同比下降了近16%。

(来源:同花顺iFinD)(来源:同花顺iFinD)


唯品会业绩滑坡,有多方面的内在原因。

收入的下滑,首先与活跃用户流失问题日益凸显有关。

2024年四季度活跃用户同比锐减约280万,同比下降近6%。四季度包含了金秋十月,原本应是电商销售黄金旺季,但唯品会的处境,反映出其在市场竞争中落于下风。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情况依旧不乐观,唯品会活跃客户数量为4130万,同比下降4%。

唯品会销售的产品构成中,核心阵地在于服饰、鞋帽等品类。2024年公司GMV(商品交易总额)中,穿戴消费占比超过75%,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对于任何平台来说,过度依赖比较狭窄的单一品类商品,也会导致抗风险能力减弱。

另一方面,电商竞争正在日益加剧。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以及拼多多、抖音电商等新兴平台凭借深厚的资源积累,正在发动猛烈攻势。

一众电商巨头加大对服饰品类投入,这些平台上的款式更新快、潮流敏感度高,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方位需求。

同时,在消费降级背景下,综合电商平台的全品类低价等战略和打法,分流了不少用户,唯品会价格优势已不再突出。

有不少用户表示,拼多多平台上部分同款品牌商品的价格,比唯品会要低10%~20%。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距?主要与供应链与成本结构、市场份额与议价能力等因素有关。

(来源:Kimi.ai)


面对收入下滑,唯品会在今年一季度进行了一定控费举措。总运营支出由41亿元下降至40亿元。然而,由于收入同比降幅明显大于费用降幅,导致费用率同比扩张了0.5个百分点。

为了留住客户,唯品会在获客和补贴上增大了投入,营销费用同比增长了约6%。同期,管理支出同比增约2%,主要因本季增加了股权激励支出计入管理费用。

但这也导致唯品会净利润承受更大压力,其跌幅明显大于收入的表现。

(来源:海豚投研)

加大促销力度,对于唯品会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其结果是,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约61亿元,同比下降7.1%。

一顿操作猛如虎,唯品会的订单量也未能得到改善。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订单量为1.67亿元,同比减少6.3%。需要指出的是,该数据已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滑。

是外界环境的压力,导致今年一季度电商平台情况都不好吗?并不是。

从京东公布的一季报来看,公司收入高达3011亿元,同比增长近16%,创下近3年来的最高值。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增长近54%。此外,京东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超过20%,连续6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速。

事实表明,唯品会在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长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若不能有效解决用户增长乏力、品类拓展受限等诸多问题,唯品会的业绩未来堪忧。


模式挑战

唯品会主打的模式是“品牌折扣+限时特卖”。其设想是,让消费者以实惠价格买到正品大牌,形成差异化运营优势。

如今,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这种模式的效果正在减弱。

而且,长期低价销售还会影响品牌形象,部分高端品牌(如奢侈品类)不愿合作,导致品类受限。同时,中小城市用户更倾向拼多多或直播电商,唯品会在一二线以外的渗透率不足。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当前电商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增长压力凸显。

(来源:2024年中国电商市场研究报告)

从潮流变化的角度看,Z世代更偏好内容电商(如小红书、得物),唯品会对品牌老化问题应该予以重视。

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借直播与短视频重构交易模式,凭兴趣推荐算法开辟消费新路。这类社交电商以沉浸体验日均转化亿级流量,吸引Z世代。如快手2024年电商GMV达1.39万亿,增长17%。

相比之下,限时特卖的唯品会,在用户注意力分散、消费娱乐化的背景下,正面临流量流失难题。

同期,综合电商平台用户规模仍在稳步增长。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凸显出在电商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的挤压下,垂直平台面临的增长困境。

(来源:2024电商行业消费趋势年度报告)

反观唯品会,会员续费率提升空间有限,难以突破小众市场的局限性。

供应链与品牌合作方面的考验也在加剧。由于价格战的影响,唯品会议价能力有所削弱,难以获取优质的商品资源与价格优势,进一步降低了用户体验与忠诚度。同时,经销商清理库存时有了更多选择,唯品会要持续提供更多的大牌特卖商品面临较大压力。

有业内人士向《天下财道》表示,公司业绩下滑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多维度的关联,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通过制度设计、决策效率和风险管控等机制推动业绩增长,而治理缺陷则可能成为业绩下滑的潜在诱因。

那么,唯品会在公司治理方面,又面临哪些挑战呢?


治理难题

近日,唯品会高层出现震荡。有关唯品副总裁孙格非即将离职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孙格非有深厚的宝洁背景,2016年加入唯品会任商务副总裁,全面负责商务中心管理,直接向公司董事长汇报工作。

这一情况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孙格非的继任者并未确定,她的离职将对唯品会相关业务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尚未可知。

(来源:公开报道)(来源:公开报道)

实际上,过去若干年来,唯品会还出现过不少高层人士变动。据权威搜索平台不完全统计,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

(来源:Kimi.ai)

资料显示,沈亚早先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通讯工程专业,目前仍为唯品会董事长兼CEO。尽管唯品会股价大跌,截至2025年3月底,沈亚仍以10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575位。

(来源:百度百科)


(来源:百度百科)公开消息显示,唯品会对于客户的信息保密工作有待加强。有消费者反映因信息被泄露遭遇诈骗,自称“唯品会客服人员”的人能准确知道用户所购商品信息、姓名、住址和下单时间等,这让有的消费者对平台的安全性增加了担忧。

显然,如何提升数据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是唯品会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来源:公开报道)

实际上,公开信息显示,若干年前,唯品会就曾因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这反映出唯品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合规风险。

(来源:公司微博)


唯品会还面临客户投诉居高不下的难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唯品会累计投诉量高达6万多条。而且,所涉问题五花八门,包括虚假宣传、产品质量等等诸多方面。

整体来看,唯品会对投诉的答复率较高,但截至5月23日,仍有高达1万多条投诉(占总体20%),处于未完成处理状态。

(来源:黑猫投诉平台)(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来源:黑猫投诉平台)天眼查显示,公司自身风险高达1161条,周边风险232条。近一年内以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为当事人的历史开庭公告有96则。最近一则侵害商标权纠纷诉讼则于2025年4月8日开庭。


(来源:天眼查)

当然,唯品会也有自身优势。总体上看,公司的品牌资源较为丰富,商品质量也相对有所保障,售后服务也比较完善。按照早前发布的新一轮10亿美元回购计划,唯品会还将逐步推进股票回购事项。管理层进一步透露,今年已投入超4亿美元用于股东回报。

唯品会董事长沈亚还表示,公司启动了组织变革,以更好地聚焦相关战略。

是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想在红海竞争的局面中更好立足,唯品会走到了变革图存的十字路口。

根据唯品会的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将继续下滑0%~5%。这一判断和说法,与公司对第一季度的展望类似。

那么,当二季度结束时,唯品会收入是勉强持平,还是又下滑5%呢?不管如何,唯品会业绩面临跌入下降通道的风险,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唯品会来说,尽快提升业绩水平,乃当下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在群雄逐鹿的新竞争格局下,唯品会到底如何突破困境呢?市场正在拭目以待,《天下财道》亦将持续关注。

-END-

免责声明:文章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天下财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