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犯罪嫌疑人董某燕夫妇在兰州开 4 家店,要求员工通过发红包、抽奖等方式将 50 岁以上老年人拉进微信群,分享私域直播链接,以在线时间发红包奖励,设置 “白名单”,筛选剔除不活跃或消费低的老人,直播间需密码进入,只面向 50 岁以上老年人,直播用专门话术,先讲疾
第一财经报道,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法院和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及记者采访揭露了针对老年人的私域直播保健品诈骗乱象。
犯罪嫌疑人董某燕夫妇在兰州开 4 家店,要求员工通过发红包、抽奖等方式将 50 岁以上老年人拉进微信群,分享私域直播链接,以在线时间发红包奖励,设置 “白名单”,筛选剔除不活跃或消费低的老人,直播间需密码进入,只面向 50 岁以上老年人,直播用专门话术,先讲疾病、养生知识制造危机感,夸大产品药用、保健功效,群内 “水军” 抢单营造紧俏假象,前期卖低价大品牌米面粮油,之后推销宣称能治多种疾病的羊奶粉、灵芝孢子粉等保健品;迟令军等人则包装成专家,要求老人记笔记,将保健品吹成 “神药”。仅兰州一地一个平台就有 116 名中老年人被骗,国内至少上百家平台采用此方式,有的年营业额达百亿元,有消费者因误信宣传停用正常药品。从销售数据看,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8 月,迟令军等人售出 12263 盒初乳免疫球蛋白粉等,涉案 1669 万元,保健品利润惊人,如红曲胶囊售价 499 元、成本约 108 元,雪莲红景天售价约 2680 元、进货价 468 元,兰州一犯罪嫌疑人销售 200 多万元保健品,毛利近百万,按分成比例,成本仅约 30 万元,毛利高达 80%。监管方面,私域直播 “线上下单、线下提货” 闭环且隐匿,门店常只摆米面粮油,监管不易,洛阳一投诉中市场监管局检查未发现违法,不过上海、湖北黄石等地已开展专项整治,相关犯罪嫌疑人也被判刑,但暴利下仍有从业者铤而走险。
围绕争议焦点,结合行业现状与法律边界,我们需厘清三个核心问题:
一、引流手段无罪,但 “套路” 需警惕
发红包、送鸡蛋吸引老年人进群,本质是常见的商业引流逻辑。正如超市开业用特价商品揽客,老年健康产业通过低成本福利触达目标群体,本身无可厚非。但当 “小恩小惠” 成为欺诈的前奏,性质便彻底改变。
报道中,犯罪团伙以 “在线时长发红包” 为名筛选 “活跃老人”,用 “踢群” 威胁倒逼参与度,将单纯的引流异化为 “精准猎捕” 工具。这种 “先甜头、后圈套” 的闭环设计,利用了老年人对 “沉没成本” 的不舍心理(如担心损失已领的红包、鸡蛋),实质是情感操控的第一步。
行业启示:合规引流需守住两条底线 ——明示后续营销边界(如 “无强制消费”)与拒绝信息操控。例如,某正规康养机构通过社区公益体检引流,同步公示产品目录与价格,让老年人在知情前提下自主选择,便实现了商业价值与伦理的平衡。
二、私域直播与高毛利:模式无罪,暴利需溯源
私域直播作为流量精细化运营工具,在美妆、母婴等行业已成熟应用。老年健康产业采用 “密码进入、定向邀约” 的私域模式,理论上可提供更聚焦的服务(如慢性病管理直播),但当 “私密性” 成为规避监管的屏障,模式就沦为违法温床。
报道中,某平台保健品成本与售价差距达 4-5 倍(如 108 元成本的红曲胶囊卖 499 元),如此暴利并非源于产品价值,而是依赖 “信息黑箱”—— 主播虚构专家身份、夸大保健功效,利用老年人对医学知识的盲区制造 “救命神药” 幻觉。这种 “成本 10% 用于生产、90% 用于洗脑” 的畸形结构,与正常行业的毛利逻辑(如研发、服务成本占比超 50%)截然不同。
行业启示:高毛利≠违法,但需经得起 “价值检验”。例如,某进口益生菌品牌通过临床数据公示、营养师一对一服务,即便毛利达 60%,仍被市场认可,因其利润源于真实的产品力与服务溢价。老年健康产业若想摆脱 “骗老” 标签,必须回归 “功效可验证、服务可感知” 的正道。
三、严打违法,但别让 “合规者” 为 “骗子” 买单
虚构身份、虚假宣传等行为已触犯《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司法机关对此类犯罪的重判(如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彰显零容忍态度。但在监管实践中,需避免 “一刀切” 误伤合法经营者:
部分基层执法者因私域直播的隐蔽性,误将 “线上营销” 与 “违法犯罪” 画等号,导致正规企业的合理直播被误查。例如,某合法保健品企业通过私域直播科普骨质疏松防治知识,却因 “仅限老年人观看” 被质疑 “搞封闭营销”,此类误判需通过细化监管标准避免。
破局路径:建立 “负面清单 + 白名单” 制度 —— 明确禁止 “治百病”“国家机密配方” 等违规话术,同时对合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如纳入老年消费推荐目录)。上海、湖北等地已开展专项整治,聚焦 “虚假宣传” 而非 “模式本身”,为行业划出清晰红线。
老年健康产业的 “向善” 转型之路
老年群体对健康的渴望,不应成为商业镰刀下的 “流量红利”。发红包、私域直播等工具本无对错,关键在于使用它们的人是否怀揣敬畏 —— 对生命的敬畏、对法律的敬畏、对商业本质的敬畏。当行业不再依赖 “套路” 收割信任,而是以科学产品与真诚服务赢得市场,老年健康产业才能真正成为 “银发经济” 的支柱,而非老年人的 “心头痛”。
来源:睿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