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头痛反复出现?快收下这份健康自查指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6 15:44 2

摘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被头晕、头痛的问题所困扰。忙碌时,你或许只是随手揉一揉脑袋,想着“挺一挺就过去了”;又或者在夜晚辗转反侧时,把头晕、头痛归咎于“今天太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何绵旺指出:这些看似普通的不适,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被头晕、头痛的问题所困扰。忙碌时,你或许只是随手揉一揉脑袋,想着“挺一挺就过去了”;又或者在夜晚辗转反侧时,把头晕、头痛归咎于“今天太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何绵旺指出:这些看似普通的不适,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只有正确认识、科学对待,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守护身体健康。

一、不可小觑的身体信号

头晕和头痛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其病因学机制涉及多系统、多层次的病理生理过程。通常可将头晕归为眩晕(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平衡失调、晕厥前兆或非特异性头昏(头脑昏沉、不清醒)四类。头痛的类型多样,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原发性头痛及继发性头痛。值得警惕的是,当这些症状呈现以下特征时:①发作频率增加;②症状程度加重;③伴随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往往提示可能是继发性头痛,建议及时进行专业的医学评估以明确病因。

二、头晕、头痛的常见原因

1.生活习惯因素

睡眠不足:长期熬夜、睡眠质量差,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肌肉紧张等,容易引发头晕、头痛。就像一台机器长期超负荷运转,必然会出现故障。

姿势不当:长时间低头(如刷手机)或驼背办公时,颈椎曲度变直,头夹肌、斜方肌等持续痉挛,枕神经受压迫,会产生颈部僵硬不适、疼痛的感觉

过度疲劳:高强度工作或学习导致过度疲劳,会导致脑血流调节异常、神经功能紊乱(疼痛敏感化)、肌肉紧张和代谢失衡导致头痛、头晕。

2.疾病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痉挛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神经元缺氧及能量代谢障碍,导致体位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短暂性黑朦(视网膜缺血);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超过脑血管自我调节范围,血管壁机械感受器过度激活,会导致枕部搏动性头痛(血压骤升时显著)、恶心伴视物模糊(颅内压代偿性改变)。

颈源性因素: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病变引发的牵涉性头痛,国际头痛分类(ICHD-3)明确将其归类为继发性头痛。颈源性头晕(Cervicogenic Dizziness):由颈部本体感觉输入异常导致的空间定向障碍,目前缺乏国际统一诊断标准,需严格排除前庭疾病。

焦虑、抑郁情绪:焦虑和抑郁情绪与头痛、头晕密切相关,常形成"情绪-躯体症状"的恶性循环。焦虑时,肌肉紧张和过度换气可直接引发紧张性头痛和眩晕感;抑郁则可能降低疼痛阈值,使普通头痛被放大感知。两者都会通过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血管舒缩异常和脑部供血变化,进而诱发或加重头部不适症状。长期情绪困扰还会改变大脑疼痛调节机制,形成慢性头痛。

耳部疾病:耳部疾病如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梅尼埃病等,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平衡功能。当这些疾病发作时,患者常出现特征性的眩晕症状,表现为强烈的旋转感或晃动感,常被描述为"天旋地转"的主观体验。其中,耳石症多由体位变化诱发,而梅尼埃病则常伴有耳鸣、耳闷及波动性听力下降等伴随症状。此外引发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

三、科学应对,预防头痛、头晕

1.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 - 8小时的充足睡眠,建立固定的生物钟,让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2.适度运动:每周进行3 - 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

3.健康饮食:减少咖啡因、酒精、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保持营养均衡。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引发不适。

4.头部按摩:当出现轻微头晕、头痛时,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百会穴等头部穴位,每次按摩5 - 10分钟,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5. 预防颈椎病:日常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每隔1小时活动颈部,做简单的"米字操"放松。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注意颈部保暖。平时可进行游泳、瑜伽等运动锻炼颈部肌肉,饮食注意补充钙和蛋白质。

6. 心理健康:保持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坚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培养正念冥想等放松技巧;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定期与亲友交流情绪;合理规划工作生活,避免长期高压状态;注意营养均衡,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头晕、头痛看似普通,实则可能是身体传递的重要健康信息。我们要重视这些信号,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它们,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及时就医。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守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开方儿#开方儿中国行#头晕#头痛#身体信号#病因学机制#眩晕分类#头痛类型#继发性头痛#生活习惯因素#睡眠不足#姿势不当#过度疲劳#疾病因素#心脑血管疾病#颈源性因素#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晕#焦虑抑郁情绪#耳部疾病#耳石症#梅尼埃病#科学应对#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头部按摩#预防颈椎病#心理健康#医学评估

免责声明:1.个体差异请遵医嘱,特殊人群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2.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和设计图片,我方并非此类图片的原创者,所引用的图片素材的知识产权归原权利人所有,我方对其不具任何权利。3. 因技术手段和获取途径的局限,我方难以查明全部素材的准确来源,无法直接与版权人沟通授权事宜。若在转载中存在引用欠妥或引发版权争议,烦请相关权利方及时知会我方,我方会即刻采取诸如及时删除、合理支付稿酬、发布澄清声明等恰当行动,尽力防止给各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本文指导专家

编辑:于航

图文:吴钰

监审:高洪刚

来源:开方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