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的晨光洒在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关山村的苹果园里。不远处,村党支部书记李杰指着蔬菜交易大棚介绍:“多亏供电公司帮扶,咱村的苹果、蔬菜再也不怕风吹雨淋,去年光消费帮扶就卖了近两万元。”
作者:郭纪雄
初夏的晨光洒在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关山村的苹果园里。不远处,村党支部书记李杰指着蔬菜交易大棚介绍:“多亏供电公司帮扶,咱村的苹果、蔬菜再也不怕风吹雨淋,去年光消费帮扶就卖了近两万元。”
驻村帮扶队长聂小春来自国网天水供电公司,因为工作经历丰富、擅长做基层群众工作而被组织派到关山村。据他介绍,“村网共建”服务点即将进驻,这也是该公司今年在全市范围内新建的20个服务点之一。
微信群里“随叫随到”的供电服务,是关山村的常态。5月23日,三名供电所台区经理刚帮独居老人更换了老化电线,又赶往果园检修线路。该村的产业以苹果种植为主,全村300多亩苹果园,年产“红元帅”“富士”等品种50多吨。
去年以来,“天水花牛苹果”名扬四海,苹果销售价格喜人,该村乘势推动合作社带动和老旧果园改造,果农户均增收4000元。更让村民高兴的是,“光伏惠民”政策让全村去年分红9万多元,“晒着太阳就能挣钱”成为现实。
离开关山村,来到四门镇松树村。该村主要产业是种植架豆,当地有“石头缝里种豆角”之说。如今,武山县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在松树村云雾山下打造出总面积5000亩的“清凉松树”景区。这里集高山草甸、石林、灌木、山涧等多种自然景观为一体,是夏天避暑休闲的绝佳地,松树村也因此获评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
目前正值旅游旺季,蓝天下的草原牧场上风电叶片缓缓旋转,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景区里拍照打卡。村主任汪振兴介绍说,去年景区扩建时,急需供电支持。供电公司接到通知后组织人员连夜踏勘,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变压器安装和专线架设。
在杨河镇杨楼村,驻村干部许新录正在清点“电力爱心超市”的积分兑换品,“村民参与村务、节能用电都能攒积分”。
“电力爱心超市”是“国网赋能乡村工程·爱心助农行动”公益品牌重点项目之一,超市内的所有商品都明码标注相应兑换的积分,村民可通过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获取积分,细则涵盖产业发展、生态振兴、乡村治理等7大类52项,分值10—300分不等。
据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营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共派出16名定点帮扶驻村干部,建成72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全面推进“党建+乡村振兴”工程,建立“农文旅+电商”帮扶机制,去年以来共开展直播销售农产品3次,销售额6万余元。同时打造“电力网格员+电力联络员”服务模式,联合村委会设立电力驿站和村级电力便民服务点,选派72名台区经理对接开展代办代缴、智能办电等服务。自完成电网改造后,杨楼村173户全部换上了绝缘线路和智能电表。
从传统农耕到文旅产业,从靠天吃饭到风光生金,在天水乡村全面振兴之路上,电力如跃动的脉搏,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责任编辑:璇子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