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粽、中药粽……从老字号到新玩法,今年的粽子有啥新花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6 15:48 2

摘要:随着端午临近,青岛大街小巷、商超市场粽味四足。中国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调研内容显示,粽子市场规模2024年首破百亿元大关,2025年预计突破110亿元。这一规模上的跃升,除了传统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日益蓬勃,也离不开各品牌在粽子口味和营销上的不断推陈出新。

随着端午临近,青岛大街小巷、商超市场粽味四足。中国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调研内容显示,粽子市场规模2024年首破百亿元大关,2025年预计突破110亿元。这一规模上的跃升,除了传统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日益蓬勃,也离不开各品牌在粽子口味和营销上的不断推陈出新。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市场上的粽子依然百花齐放,既有五芳斋、三全、思念等老字号经典产品,也有中药粽、茶饮粽等深挖传统文化的新产品,更有青岛啤酒、星巴克等推出的跨界创新产品……

5月25日、26日,记者走访岛城多家商超发现,市场上粽类新品不断涌现,但经典口味依旧备受消费者青睐。在宁夏路一大型商超内,龙头造型的粽摊前人头攒动,各式口味的粽子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市民王女士直言:“肉粽配咸蛋黄是每年端午必买的经典味道,今年还得买一点。”

货架上,五芳斋、三全、思念等老字号礼盒摆放醒目,其中蛋黄猪肉粽颇受欢迎。有销售人员表示,今年此类礼盒凭借“价格亲民、实用体面”的特点,销量同比增长了不少,预计临近端午销售额将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消费者体现出理性购物趋势。王女士表示,出于对低糖等健康需求的考虑,她会首选小巧的粽子组合装,这既能满足尝鲜需求,又避免浪费,成为走亲访友的热门选择。

传统粽子市场如火如荼,餐饮品牌则以创意突围。在线上,青岛啤酒博物馆旗舰店主打年轻化策略,推出的文创粽子在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啤酒入“馅”,配合“甜咸双味+盲盒玩法”,以及配色清新可重复使用的竹编包装深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除了青岛啤酒,星巴克推出的“星冰粽”也引发热议:绿豆浸酒酿的江南韵味、西柚配菠萝的热带风情、白桃碧螺春的茶香交融再加上罗望酸梅汤和冰沁冻椰椰,彻底打破了粽子固有形象。消费者姜女士表示,搭配咖啡享用,传统美食瞬间化身下午茶新宠。

随着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低升糖”“高纤维”成为今年粽子市场的关键词。叮咚买菜推出的低GI(低升糖指数)系列粽子,以燕麦米替代部分糯米,并加入红小豆、芸豆等食材,既降低升糖指数,又提升了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数据显示,低GI咸蛋黄肉粽日销近千份,成为健康赛道的爆款。

除此之外,不少商家推出了“养生粽子”或者“药膳粽”,在粽子中加入紫苏、西洋参、铁皮石斛等中药材。这些主打“健康风”的粽子究竟好不好?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入宇表示,药食同源食材如枸杞、罗汉果等可作为食品原料,但需注意用量。“药用与食用剂量差异巨大,作为佐料添加并无问题,但宣称疗效则涉嫌违规。”

上海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孙永顺提醒,粽子黏性高,过量食用易引发消化不良,老年人和儿童需适量。他建议搭配果蔬食用,既解腻又均衡营养。另外,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承受能力也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这个食品一定对自己有促进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王宜强调,中药入膳需遵循科学原则。“若以保健为目的,少量添加可行;若为治病,则需专业指导。”这场“药膳热”背后,是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追捧,但也需警惕商家夸大宣传的风险。

当“特种兵旅游”带火地方美食,特色粽子也顺势登上电商舞台。天猫618期间,肇庆鼎湖山裹蒸粽、盘锦清水粽、巴马火麻粽等地方小众口味销量猛增。另外,厦门网红店“1980烧肉粽”的蛋黄鲜肉粽和鲍鱼粽,老字号“广州酒家”的传统口味,线上渠道销售十分火爆。

据报道,淘宝天猫食品生鲜行业今年重点扶持地域特色店铺,粽子上新数量同比增长40%。“线上客群更追求新奇体验,与传统线下市场形成互补。”一位负责人表示,例如,万寿斋线下招牌是小笼包,线上却靠竹筒粽实现销量三年翻三倍。

连日来,记者线下走访发现,老字号的价格相对来讲更为平价,具体表现为一只140克-180克常规大小的粽子均价在6-15元左右,单价最高不超过20元,礼盒价格通常在100元-400元之间。

不过,在部分品牌电商平台的价格会比实体更低。记者注意到,在某电商平台的直播间内,有多种优惠券组合,加上618平台消费券等,价格要比线下低不少。无独有偶,各大电商平台有关“大肉粽买四送四”“买六送二”“礼盒买一送一”等促销口号铺天盖地,各粽子商家打起了价格战。

各粽子商家“卷低价”,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和粽子市场的竞争现状。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国内粽子相关现存企业达5012家,主要集中分布在浙江、山东、广东、海南、陕西等地。其中浙江最多,达583家,占全国存量的11.6%。

销量方面,多家电商平台的粽子销量飙升,五芳斋某粽子礼盒的月销量已经上涨了十倍,诸老大的短保粽子和粽子礼盒月销量同样上涨十倍。

平价的粽子满足多数消费者的需求,线上虽有加入高端食材的“天价”粽子,但成交寥寥。中消协倡导的“反对过度包装”初见成效,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与实用性。而企业开始转向大众化路线,市场监管趋严也压缩了“奢华礼盒”的生存空间。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