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百千万工程“】新会青年在江门市首届兴乡青年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6 17:20 2

摘要:近日,由江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共青团江门市委员会、江门市人才工作局、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广东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5年“创青春” 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江门赛区)暨江门市

近日,由江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共青团江门市委员会、江门市人才工作局、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广东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5年“创青春” 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江门赛区)暨江门市首届兴乡青年创业大赛决赛在粤湾云谷智慧产业园举行。

参赛青年团队围绕“智慧农业组”和“乡村运营组”两大类别提交项目,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我区青年张永发刘雪菲凭借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的优秀项目,在决赛中荣获二等奖,总分分列同类别第二、三名,并获得创业补助金3万元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智慧青年农场发展计划项目

项目介绍:

江门市文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无人农场项目,是农业领域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项目负责人张永发作为90后新农人,2010年放弃城市工作回乡创业,历经15年,带领团队建成完整水稻产业链,实现从传统农业到全程机械化农业的跨越。项目技术优势显著,与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广东省农科院何秀英研究员团队合作,运用先进技术,2020年采用全程机械化与三控”集成技术,种植袁隆平团队品种,创造全国水稻最高产纪录。目前,农场已具备建设智慧无人农场的基础,拥有多种先进农机设备和设施农业用地。

智慧无人农场以智慧气象病虫害测报系统、智慧控制系统AI农业大脑、无人农机设备和智慧农机库房为核心构成,相比传统农业和机械化农业,可大幅降低人力和农资成本,显著提升产量和抗风险能力。项目荣誉众多,团队获多项省级荣誉。未来计划投入200万元完成智慧无人农场升级,预计年产值达400万元,并将建设经验推广,助力粮食产能提升和“百千万工程”发展。

张永发

新会区双水镇文发农业种植场(下称“文发农场”)、江门市文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水稻丝苗米品种种植工程师。先后被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认定为“广东省农业乡土专家”“广东省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江门市十大杰出高素质农民”,他经营的文发农场也先后获评省、市两级示范家庭农场。

张永发1990年生于广东新会双水镇农民家庭,他自幼目睹传统农耕艰辛,2010年借资50万元引进农机设备,开启现代农业探索。从农机"小白"成长为省级农业专家,获"水稻种植工程师"等多项职称荣誉,2023年赴清华大学研修。他创新推动全程机械化作业,10亩稻田收割从10人/天缩短至2小时,投资502万建烘干厂破解传统晾晒难题。牵头土地流转344亩,使农户租金增收4倍达500元/亩,户均年增收469元。创办文发米厂打造丝苗米品牌,以高于市价收购农户稻谷,带动60名村民就近就业。通过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覆盖7000亩农田,构建"农机+加工+品牌"全产业链,将传统亩产收益提升300%以上。作为"葵乡最美科技工作者",他致力推动农业向智能绿色升级,以亲身实践打破农村发展桎梏,吸引青年返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书写了新时代青年扎根乡土、科技兴农的典范。

亚太陈皮智慧交易平台项目

项目介绍:

该项目依托斥资8亿元打造、占地80亩的大健康产业园--亚太陈皮产业园,建筑面积超15万平方米,毗邻中阳高速三江收费站,50分钟通达粤港澳大湾区。项目构建起"种植-仓储-研发-智造-品牌"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旨在破解行业难题,构建从田间到终端的数字化产业生态,推动新会陈皮品牌价值提升与乡村经济振兴。通过“PPP模式”(园区、平台、合伙人)实现新会陈皮产业标准化、数字化、规模化。产业平台功能包括:

1、全链溯源监管系统:升级现有2.0版溯源技术,覆盖种植、加工仓储、流通全环节,确保数据不可篡改,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质量检测、采摘加工记录、仓储记录等20+项数据。

2、智能无人仓储:超六万平米的陈皮智能仓,接入产业园物联网环境监控系统,结合AGV机器人调度系统,实现仓储物流智能化管理

3、大数据交易中心:整合产区300余农户、超3万亩种植基地数据,构建价格指数,通过平台链接消费者、种植户和行家。

刘雪菲

江门市健康产业协会,副会长、江门市乡村振兴和休闲产业促进会,副会长、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副会长、2023年抖音生活服务综合行业·年度新势力品牌2.2023年抖音生活服务综合行业·年度星耀职人、2023年10月抖音本地生活优秀三农奖、2024年12月21日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

刘雪菲,加拿大留学归国博士,"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出身陈皮世家,父亲是陈皮炮制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她放弃海外科研道路,扎根千年陈皮产业。归国后首创"无人智慧仓"体系,运用5G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仓储中心,机器人实现自动翻晒搬运,陈化效率提升60%,人力成本降低70%。创新推出"陈皮身份证"溯源系统,实现种植、加工、仓储全流程数字化追溯,保障100%道地性与真年份。延伸产业链研发陈皮啤酒、陈皮乳品等30余款创新产品,将传统药材拓展为年轻化食饮品牌。建立智能仓储服务中心,年处理陈皮原料超2000吨,带动周边300余农户标准化种植。以陈皮为纽带搭建华侨文化平台,产品远销20余国,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使"侨乡金叶"焕发新生。作为非遗传承新生代,她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吸引50余名青年返乡加入"新会陈皮+"创业计划,打造出三产融合的现代陈皮产业范本,成为海归人才科技兴乡的标杆人物。

决赛现场还设置了兴乡青年集市,江门市有关领导来到新会参展摊位前,了解我区新会陈皮、葵艺文创、火烙扇、崖门甜水萝卜干、黑甜玉米等展示产品。

本次兴乡青年创业大赛不仅是成果的竞逐,更是新会青年深耕实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彰显。接下来,团区委将持续搭建青年与产业的融合赋能平台,让更多肩负变革使命的青年在新会这片闯地上不仅能破土冒芽,更能铸就广厦万间。

供稿:李远豪

一审:梁贝拿

二审:杨超明

三审:魏海帆

“国风‘新’韵 · 潮创‘青’会”新会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展播

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自启动以来已吸引众多创意佳作踊跃报名,累计收获22523次人气助力!精彩作品现已上线,快来一睹风采——

《冈州文匣——新会文化六维交互系统》

作品简介:"以魔方为媒,解构新会文化基因;用互动为桥,唤醒乡土记忆共鸣"。通过魔方的可旋转特性,暗喻新会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流变。我的设计想让新会文化“主动提问”(问答魔方)、“邀请共创”(DIY贴纸)、“回应情感”(方言课堂):文化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可交谈的“老朋友”。同时,我这样设计还有一个目的:让文化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场景:“香囊实用化”(可佩戴)、“魔方桌搭化”(办公桌解压摆件)、“贴纸社交化”(贴行李箱分享旅程)。最后一个设计想法是,让文化从“本土”到“共生”,当游客将DIY贴纸带往全球,当侨胞用魔方教孙辈方言——新会文化不再被困于地理边界,而是在二次传播中进化。

松山炮楼文化特色充电宝

作品简介:充电宝正面印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红色语录,字体为黑体,下方搭配松山炮楼的简单线条画,彰显传统文化特色,其次充电宝作为日需用品,需求量大,更会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出场率使用率高,并且充电宝不是花架子,更有实际用途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