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队列研究揭示HR+/HER2-纯黏液性乳腺癌生存结局与多项临床病理学因素相关

摘要:黏液性乳腺癌(MuBC)是乳腺癌的第三大常见组织学亚型(占浸润性乳腺癌的3%),仅次于浸润性导管癌(IDC)和浸润性小叶癌(ILC)。在西方和亚洲的研究中,MuBC的预后均较好,其在<40岁女性中的发生率高于ILC。MuBC可分为纯MuBC(PMBC)和混合型

黏液性乳腺癌(MuBC)是乳腺癌的第三大常见组织学亚型(占浸润性乳腺癌的3%),仅次于浸润性导管癌(IDC)和浸润性小叶癌(ILC)。在西方和亚洲的研究中,MuBC的预后均较好,其在<40岁女性中的发生率高于ILC。MuBC可分为纯MuBC(PMBC)和混合型MuBC。其中PMBC更常见,根据病理特征被定义为肿瘤细胞主要悬浮在细胞外黏液中,且此类细胞在总体肿瘤细胞中所占比例超过90%。尽管PMBC被认为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组织学亚型,但仍面临复发风险,且当前相关循证证据有限。近期,一项研究旨在评估PMBC与IDC和ILC的复发和生存期结局,以确定PMBC的临床病理学预后因素,并在国际多中心队列研究和SEER数据库中探索辅助全身治疗与按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和年龄定义的PMBC亚组生存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较于IDC,PMBC具有更优的无复发间期(RFI)、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获益,淋巴结阴性、辅助放疗和内分泌治疗与更优的RFI相关。而辅助化疗与PMBC的更好生存结局无关。现将主要内容梳理如下,以飨读者。研究方法

研究参与者和设计

本研究针对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为HR+/HER2-、I–III期PMBC、IDC和ILC的女性患者进行了评价,这些患者在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的6家学术机构接受了初次乳腺手术。SEER研究队列同样纳入了在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断为HR+/HER2-、I-III期PMBC,并接受过乳腺手术的女性患者,该队列的数据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变量和结局指标

本研究提取的信息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肿瘤特征(包括ER、PR、HER2免疫组织化学和HER2原位杂交状态,严格遵循ASCO/CAP指南建议),以及给予患者的治疗方案。所有乳腺癌病例均按AJCC TNM分类系统第5、6或7版进行病理分期,一般在其发表后3个月内采用。对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采用临床分期。结局指标为RFI、RFS和OS。研究将RFI纳入考量,以重点关注与乳腺癌相关的事件,因为RFS的定义中还包含了非乳腺癌原因导致的死亡。对于SEER队列,内分泌治疗信息不可用,将未接受化疗或化疗状态未知的患者归为同一组。同时,由于RFI和RFS在SEER队列中也无法获取,因此研究选择将OS和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期(BCSS)作为该队列的结局指标。

研究结果

临床和治疗特征

多中心队列中共确定了23,102例女性患者进行分析,其中20,684例(89.5%)患者为IDC,1,475例(6.4%)患者为ILC,943例(4.1%)患者为PMBC。PMBC与IDC和ILC之间的显著差异包括<40岁患者(分别为20.7% vs 12.5% vs 5.3%;P

复发和生存结局

中位随访时间为6.6年(IQR,5.0–9.0年)。PMBC的5年RFI、RFS和OS率分别为96.1%(95%CI,94.6%-97.2%)、94.9%(95%CI,93.1%-96.1%)和98.1%(95%CI,97.0%-98.9%)(图1)。无证据表明各研究中心的所有生存结局存在高度异质性(RFI20%-35%;RFS20%;OSI0%-24.4%)。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PMBC显示RFI(HR,0.59;95%CI,0.43–0.80)、RFS(HR,0.70;95%CI,0.56–0.89)和OS(HR,0.71;95%CI,0.53–0.96)优于IDC。ILC的生存结局与IDC相当(表1)。分析时共有2196例(9.5%)患者复发。PMBC中大约一半(48.7%)的复发是远处复发,低于IDC(67.3%)和ILC(80.6%)的相应百分比(P表1. RFI、RFS和OS按组织学亚型分层的多变量Cox回归分析

PMBC的预后因素

当仅限于PMBC时,RFI的统计学显著独立预后因素包括淋巴结阳性(HR,2.42;95%CI,1.08-5.40)、放疗(HR,0.44;95%CI,0.23-0.85)和内分泌治疗(HR,0.25;95%CI,0.09-0.70)(图2A)。RFS的独立预后因素相似,但也包括年龄较大(≥70岁vs

图2. PMBC中(A)无复发间隔,(B)无复发生存期,(C)总生存期的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加粗表示P值有统计学意义

PMBC中化疗与生存结局相关性的探索性亚组分析

在PMBC多中心队列中,化疗并非与生存结局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图2)。因为在本研究开展期间,依据NCCN指南(版本4.2023)中按照系统性辅助治疗对良性组织学(淋巴结阳性、腋窝淋巴结转移小于2毫米或淋巴结阴性,并按肿瘤大小进行分层:小于1.0厘米、1.0–2.9厘米和≥3.0厘米)以及年龄组进行定义的(表2)不同亚组中,均未发现其针对化疗反应的差异。

表2.多中心队列中PMBC化疗与生存结局相关性的探索性亚组分析

SEER PMBC队列中化疗与生存结局相关性的探索性亚组分析

共确定了5414例女性用于临床病理学和治疗特征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7.6年(IQR,6.1-9.3年)。在NCCN指南(版本4.2023)定义的有利组织学的全身辅助治疗患者亚组中,OS与化疗无显著相关性(表4)。在>50岁患者中观察到化疗与OS更优显著相关,但与BCSS无关。在肿瘤≥3.0cm的亚组中观察到化疗与较差的BCSS显著相关(HR,4.94;95%CI,2.30-10.57)。

PMBC中内分泌治疗与生存结局相关性的探索性亚组分析

在多中心队列中,使用内分泌治疗似乎与淋巴结阳性或≥1cm但N0/N1mic肿瘤的更优生存结局相关。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相较于IDC,PMBC在RFI、RFS及OS方面展现出更优获益,而ILC则呈现出与IDC相当的生存结局。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得数据有力地支撑了将PMBC归类为当前NCCN指南中具有预后优势的组织学亚型之一,并据此提出了更为简化的治疗建议。并且该研究发现淋巴结阴性、辅助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应用与更优的RFI获益密切相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多中心队列及SEER队列中,针对淋巴结阳性、肿瘤体积较大或年龄<50岁患者所开展的探索性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辅助化疗并未显著改善其临床结局。

参考文献

1.Tan RYC, Ong WS, Lee KH, et al. Outcomes in Nonmetastatic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HER2-Negative Pure Mucinous Breast Cancer: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24 May 14;22(2D):e237121.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