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药肌酐却不降?最该关注的4件事,可能被你忽视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6 02:33 2

摘要:很多肾友在确诊了肾病之后,都会很关注自身肌酐的数值变化,肌酐升高会担心肾脏变“坏”,肌酐下降又开心肾脏变“好”。特别在吃了一些药物之后,发现肌酐没有明显下降,会觉得吃药没用,自行停药,反而加重了肾病进展。

很多肾友在确诊了肾病之后,都会很关注自身肌酐的数值变化,肌酐升高会担心肾脏变“坏”,肌酐下降又开心肾脏变“好”。特别在吃了一些药物之后,发现肌酐没有明显下降,会觉得吃药没用,自行停药,反而加重了肾病进展。

想要解决这个疑惑,首先我们要先了解肌酐到底是什么?

肌酐主要由肌肉中的磷酸肌酸转化而成,除非肌肉质量有较大的变化,一般情况下,体内所形成的肌酐是相对恒定的。肌酐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不能被重新吸收,可以理解为一种“代谢废物”。由于它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所以可以用来间接反应肾脏功能。

当肾脏功能出现损伤,肌酐无法通过肾小球正常滤过排出时,血液中可检测到的肌酐水平便会升高。且肾脏损伤越严重,肌酐水平就越高。因此,肾友们发现自身肌酐升高担心肾脏变“坏”不无道理。但要注意排除饮食(肉类或高蛋白食物)、运动等因素导致的生理性肌酐水平波动。

那么,吃了药肌酐却没有下降,是不是证明没有用呢?

当然不是!

肌酐只是用来反应肾脏功能的客观指标,但并不是治疗的目的!吃药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自身的肾脏功能,不让其进一步恶化。肌酐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均属于正常现象,肾友们无需过度担心。

相比于肌酐的下降,肾友们应该更关注以下4件事情:

1 蛋白尿的控制

过多的蛋白质经肾脏排泄会加速肾脏功能的恶化,因此控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对肾友们很重要,强调优质的低蛋白饮食(如瘦肉、鱼、鸡蛋、牛奶等)。此外,需遵医嘱服用降低蛋白尿的药物(如普利类、沙坦类药物),并定期复查。

2 血压的控制

很多肾友都会合并高血压,要注意监测血压的变化。一旦发现血压升高,需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争取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内。

3 血脂的控制

血脂也是影响肾友们肾脏功能进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升高的血脂成分可对肾脏造成损伤,加速肾脏功能的恶化。根据肾友的情况不同,血脂的控制目标也不相同,需遵医嘱,定时复查。

4 高尿酸血症的控制

高尿酸不仅可以促进慢性肾脏功能的损伤,还可以引起急性肾损伤,且肾脏功能的下降又会进一步加重高尿酸血症,形成恶性循环。尿酸水平受饮食影响较大。肾友在正常饮食情况下,尿酸仍高,需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内脏、海鲜等)的摄入,并遵医嘱服用降尿酸的药物。

总之,肌酐作为反应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肾友们需要关注,但不用因为“没有下降”而过分焦虑,反而是自身蛋白尿、血压、血脂和尿酸的控制,肾友们更应该上心,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肾脏功能,让受损的肾脏多陪伴我们几年!

上海市肾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 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38(05):453-464.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