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省每年都会发生由于摄入被肉毒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肉毒中毒事件!肉毒食物中毒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可能潜藏在日常饮食中。什么是肉毒中毒?哪些食品风险高?如何预防和急救?一文说清,赶紧转发给家人朋友们吧!
我省每年都会发生由于摄入被肉毒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肉毒中毒事件!肉毒食物中毒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可能潜藏在日常饮食中。什么是肉毒中毒?哪些食品风险高?如何预防和急救?一文说清,赶紧转发给家人朋友们吧!
一、什么是肉毒中毒?
肉毒中毒主要是由于摄入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所引起。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动物粪便中,可借助食品、农作物、水果、海产品、昆虫、禽类等传播到各处。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被肉毒梭菌污染,并产生毒素,食用前对含有毒素的食品又未加热或未充分加热,就可引起中毒。肉毒毒素毒性极强,1微克即可致命,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06倍,是砒霜的1万倍。根据血清反应特异性的不同,可将肉毒毒素分为A、B、Cα、Cβ、D、E、F、G共8型,其中A、B、E、F四个型别可引起人类中毒,我国主要以B型为主,其次为A型。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
常见中毒食品:
1.发酵类食品:家庭自制的发酵豆制品,如臭豆腐、豆瓣酱、豆豉;发酵面制品,像面酱等,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遵循卫生规范,未彻底杀菌,很容易被肉毒杆菌污染。比如一些家庭自制发酵食品时,密封不严,给了厌氧的肉毒杆菌绝佳的繁殖环境。
2.腌制食品:腌制的肉类、鱼类,尤其是腌制过程中盐分不足、腌制时间不够,无法抑制肉毒杆菌生长,就可能导致毒素产生。
3.罐头食品:虽然正规厂家生产的罐头经过严格杀菌,但如果罐头出现密封不严、变形、鼓胀等情况,里面也可能滋生肉毒杆菌。
4.其他:越冬肉、自制风干肉、婴儿食品包括蜂蜜、奶粉等。
二、肉毒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肉毒毒素可抑制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而导致肌肉麻痹,重症者亦可影响颅神经。中毒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麻痹的相应症状,胃肠道症状少见,潜伏期通常为12~48小时,早期症状易被忽视,但进展迅速:
早期:疲倦、头晕、头痛、恶心。
中期: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晚期:对光反射迟钝、语言不清、肌肉麻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Tips】:食用可疑食物后,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立即就医治疗,并带上剩余食物以便检测。
三、如何科学预防肉毒中毒?
1.谨慎网购熟肉制品和发酵食品:不购买、不食用来历不明或小作坊生产的真空包装散装熟肉制品和发酵类食品,特别是需要冷藏保存的即食熟肉制品。旅游、出差时从当地门店、市场等购买的散装熟肉制品不建议选择真空包装。值得提醒的是,对于需要冷藏保存的即食和散装熟肉制品,尽量选择冷链运输并尽快食用,不要远途常温快递、携带。
2.对食品原料进行彻底的清洁和加热处理:家庭制备植物性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瓣酱、面酱等)和腊肉、腌肉、风干牛肉等肉制品时,应当确保原辅料的清洁,除去泥土和杂质,尽量防止猪、牛、羊肉在屠宰、贮存、运输过程中被粪便和泥土污染,制作过程保持卫生;彻底蒸煮原料,加热温度应达到100℃,并持续10-20分钟,以破坏各种毒素。加工后的食物应迅速冷却并密封低温储存。杜绝食用保存不当有异味或发霉的越冬肉、自制风干肉和自制的腌熏肉。
3.保护婴幼儿:相较成人,摄入肉毒芽胞对婴幼儿的危险性更大,他们的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肉毒芽胞更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毒,从而发生感染性肉毒中毒。因此,一定要做好婴幼儿食物容器的清洁消毒,不立即食用的食物要及时冷藏,防止被环境中的肉毒芽胞污染。
四、肉毒中毒后如何急救?
1.立即催吐(仅限清醒者)
用压舌板刺激咽喉催吐,减少毒素吸收。
2.尽快就医
抗毒素治疗是关键,越早使用(24小时内)效果越好。严重者需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
肉毒中毒虽凶险,但可防可控!避免盲目自制高风险食品,注意储存和加热方式,出现症状立即就医!转发提醒家人,远离“舌尖上的危险”!
来源:西宁市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