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1-22日,全国耐盐碱小麦品种攻关成果观摩会在河北沧州召开。会议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耐盐碱小麦品种攻关和示范推广,展示和研讨我国小麦耐盐碱育种联
核心提示:5月21-22日,全国耐盐碱小麦品种攻关成果观摩会在河北沧州召开。……(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5月21-22日,全国耐盐碱小麦品种攻关成果观摩会在河北沧州召开。会议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耐盐碱小麦品种攻关和示范推广,展示和研讨我国小麦耐盐碱育种联合攻关成果。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组首席专家许为钢院士,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组秘书长、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研究员出席会议。
期间,与会专家实地观摩了正在开展耐盐碱鉴定的60份新品系和30个新品种,详细了解了大区展示的“航麦802”、“济麦60”等耐盐新品种以及“沧麦6002”、“沧麦6005”、“中麦36”、“渭麦9号”、“沧麦15”、“沧麦16”、“沧麦17”、“捷麦19”、“捷麦20”、“衡麦30”等前期鉴定出的耐盐小麦品种,以及全雨养条件下的耐盐优质高产小麦“航麦802”百亩示范方。其中,“航麦802”在平均含盐量为3.21‰和3.39‰的两个观摩点,可见根系长度1米以上,亩穗数分别为35.5万和33.8万、穗粒数分别为31.3粒和35.6粒,展现出其在耐盐环境中根系发育、群体建成、高抗倒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丰产潜力。
与会专家围绕下一步加快推进耐盐碱小麦育种联合攻关目标任务展开交流研讨。会议指出,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战略耕地资源,全国可利用盐碱地总面积约2.99亿亩,其中盐碱耕地1.14亿亩,占比达38%,加速耐盐碱作物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进一步推动“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是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产能的重要途径。
会议强调,攻关组成员要按照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实施方案要求,系统推进耐盐碱能力提升、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材料创新、品种培育与示范,完善耐盐碱品种选育推广应用一体化机制,着力培育耐盐碱作物重大标志性成果,助力种业振兴“五年见成效”。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农业农村部的组织和指导下,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牵头,55家科研院校和企业联合组成的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组开展体系化攻关。攻关组制定了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耐盐鉴定标准,推介发布的首批711份耐盐碱优异资源已共享利用1300份次以上,审定了耐盐碱水稻和小麦品种21个,筛选鉴定出“南粳9108”、“航麦802”、“中单1130”、“中油杂501”等耐盐性突出的优异新品种,2024年推介发布了“航麦802”等9个耐盐小麦新品种,为提升盐碱地粮食产能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中,作科所培育的“航麦802”在中重度盐碱条件下表现全生育期I级耐盐,且兼具优质中强筋、耐旱、耐迟播、叶锈病免疫,中抗赤霉病和白粉病等特性,综合表现优异。
本次会议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的指导下,由国家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组、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生物育种专项(小麦)、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联合举办,作科所和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联合承办。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国家核技术安保中心,中国农科院重大任务局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新疆、黑龙江等省农业部门和科研单位、种子企业代表、种植大户100余人出席会议。
日期:2025-05-26
来源:食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