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短视频平台,新人主播想要出头有多难?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郜逸萍的经历堪称一部“逆袭教科书”!前三次直播观众从几十人跌到个位数,差点放弃的她,却用两年时间逆风翻盘,不仅登上央视舞台、发行单曲,还让无数年轻人爱上了沪剧。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在短视频平台,新人主播想要出头有多难?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郜逸萍的经历堪称一部“逆袭教科书”!前三次直播观众从几十人跌到个位数,差点放弃的她,却用两年时间逆风翻盘,不仅登上央视舞台、发行单曲,还让无数年轻人爱上了沪剧。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一、直播“扑街”到怀疑人生,差点放弃的她做对了什么?
2022年,郜逸萍接到“云练功、云练唱、云演出”任务,和一群热爱沪剧的朋友在抖音发短视频。没想到,这些记录日常练功、表演片段的视频火了!评论区满是“想听现场”“求直播”的留言。满怀期待开启直播的她,却遭遇了“社死现场”——第一次还有几十人围观,到第三次只剩十几个,最后甚至只有几个熟人捧场,直播间就像和朋友唠家常。
更扎心的是,弹幕里全是“话剧?”“沪剧是啥?”的灵魂拷问。面对冷场和误解,郜逸萍没有直接放弃,而是开始研究起了“流量密码”。她发现,直接唱传统沪剧,观众根本听不懂也不感兴趣。于是,她大胆转型:穿上旗袍翻唱邓丽君、周璇的经典歌曲,用沪语版《天涯歌女》勾起大家的怀旧情怀;改编网络热歌,把《声声慢》唱出江南韵味。没想到,这招真的奏效了!短短一个月,她涨粉4万多,直播间人气也越来越旺。
二、用创新“破圈”,把沪剧唱进年轻人心里
流量有了,郜逸萍开始琢磨怎么把观众留下来。她发现,很多海外游子和在外打拼的上海人,听到沪剧就像回到了家乡。有位观众留言:“在异国他乡听到你的声音,感觉回到了小时候,坐在爷爷奶奶身边听戏。”还有个7岁小朋友,每次直播都催着家长给她点赞。这些暖心反馈,让她找到了坚持的动力。
除了翻唱歌曲,她还玩起了“跨界整活”。给电视剧《繁花》角色配沪语版配音,用沪剧唱腔演绎现代故事;和摇滚歌手梁龙合作改编《时间都去哪儿了》,把传统戏曲和摇滚结合得毫无违和感。排练时,她经常结束晚上的演出,凌晨11点还泡在工作室,和团队打磨到凌晨3点。当成品两遍就顺利录制完成,连导演组都惊叹:“戏曲演员果然都是真功夫!”
三、从舞台到校园,她要让沪剧“活”下去
火了之后的郜逸萍,没有忘记推广沪剧的初心。她走进校园,给孩子们讲沪剧的魅力。在川沙园西小学的分享会上,她从幕表戏时代讲起:“以前的沪剧演员太厉害了!没有剧本、没有导演,几个人到现场,看着幕布上的故事大纲就开演,一唱就是三四个小时,全靠真本事!”
孩子们看完经典选段《阿必大回娘家》,反应不一:“声音好押韵”“要是有字幕就好了”。郜逸萍笑着教大家沪语绕口令《炒黄豆》:“童谣、弄堂游戏里藏着好多沪语文化,大家平时多玩一玩,沪剧就不难懂啦!”
如今,郜逸萍的身影出现在央视元宵戏曲晚会、《非遗里的中国》等节目中。当主持人龙洋感叹沪剧赋子板“一分钟唱500多字比主持还难”时,她知道,沪剧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看见。从直播间的冷清到如今的火爆,她用两年时间证明:传统戏曲想要“破圈”,既要守住底蕴,也要大胆创新。
在短视频时代,像郜逸萍这样的年轻戏曲人,正在用年轻人的方式,让沪剧焕发新生。下次刷到她的视频,不妨停下脚步听一听——说不定,你也会爱上这充满韵味的“上海声音”!你最喜欢她的哪段表演?快来评论区聊聊!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