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71岁的肺结节患者王先生(化名)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体验了这项“轻装上阵”的创新技术。在胸科医院李小飞院长带领下,李文海副院长团队通过tubeless单孔胸腔镜手术,仅用4厘米切口,便同步清除3处肺部病灶。更令人惊叹的是,术中王先生保持自主呼吸,术后清
手术也有“三无”?
没错,
无胸腔引流管
无气管插管
无尿管
这就是颠覆传统的“三无”手术
近日,71岁的肺结节患者王先生(化名)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体验了这项“轻装上阵”的创新技术。在胸科医院李小飞院长带领下,李文海副院长团队通过tubeless单孔胸腔镜手术,仅用4厘米切口,便同步清除3处肺部病灶。更令人惊叹的是,术中王先生保持自主呼吸,术后清醒即能下床活动。
胸外手术不插管 这是什么神操作?
传统胸外科手术,患者通常需要留置多种导管,比如: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辅助呼吸
导尿管:监测尿量、避免尿潴留
胸腔引流管:排出胸腔积气、积液
而 Tubeless手术通过三大突破“减负”:
1精准外科:术中使用生物胶封闭创面,以毫米级止血替代引流管,降低疼痛感;
2智慧麻醉:喉罩通气+自主呼吸麻醉,避免气道损伤;
3加速康复:无尿管设计缩短禁食时间,降低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都不做了之后,是更“省事”了吗?
不不不!
对医护团队来说,这非但不省事,反而加难度了。高难度背后的“天花板级”要求更是对外科团队的极致考验——
首先是术中,术者不放置胸腔引流管,而是通过精细止血和生物胶精准封闭创面,而胸腔内血管丰富,术者需对解剖结构极其熟悉,并借助电凝、超声刀等工具实现“无残留止血”,这极大考验术者的经验。
其次是麻醉,外科治病,麻醉保命。tubeless术中,患者不用“插管憋气”,采用喉罩通气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手术科柴伟主任团队采用靶控输注技术联合区域神经阻滞,实时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呼吸动力学指标,规避正压通气对脆弱肺组织的冲击,平衡镇静与患者自主呼吸,减少肺部并发症。
最后,无尿管意味着精准控制麻醉时长,降低感染风险。护理团队必须精准把控围手术期管理节点。
掌握Tubeless技术中的1种就已是王者了,而胸科医院副院长李文海教授团队,硬是把这项高难度技术做成了常规式,至今已有近百名患者受益于tubeless术,更是实现了包括肺楔形切除术、肺结节精准切除、亚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及气管切除等核心术式在内的胸外科领域全覆盖。
为啥宝藏技术的知晓度低?
“真没想到手术完醒得这么快!没多久就能吃东西、下床活动了。恢复得顺利,比我预想的出院时间还早呢!如果不是朋友推荐,我都不知道手术还能这么做。”王先生笑着回忆道。
Tubeless技术通过减少侵入性导管,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加速患者康复。但,除了对术者的技术准入门槛高,还需要:
1麻醉+外科的“老司机”黄金搭档团队
2严格的患者筛选标准
3多学科协作体系支撑
自2024年8月以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已构建成熟的tubeless技术体系,推动此项技术从探索性治疗升级为标准化治疗方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2.5天,真正实现了“无管一身轻”的医疗革新。
来源: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