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定西安定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从过去守不住水、保不住土,到现在土不下山、泥不出沟;从昔日种不活一棵树到如今万亩林海;从饮水困难靠天吃饭,到一渠清水润万家……
定西安定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从过去守不住水、保不住土,到现在土不下山、泥不出沟;从昔日种不活一棵树到如今万亩林海;从饮水困难靠天吃饭,到一渠清水润万家……
曾经,这里几乎所有有条件的山坡,都被开垦成庄稼地,种上小麦、土豆。过了收获季节,漫山遍野都是一片土黄色,很难看得见一丝绿意。“陇中苦瘠,甲于天下”,曾是长期贴在定西身上的标签。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工程,让定西的绿色一年比一年多。许多“靠天吃饭”的山坡地,种上了生态林木,绿色像滴在纸上的油一样,在每个山头慢慢洇染开来。截至2023年底,定西市安定区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8%和73.4%。
九华沟、响河梁、锦鸡塬、侯家山、朱家山等万亩以上生态林在安定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中,如雨后春笋般在安定大地崛起,在黄山荒山中绘就出青山长卷。生态造林的成功实践,是安定人民发扬“三苦”精神、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典范,已成为安定区造林绿化的一张名片。
极目眺望,安定区农路交错如叶脉延展,层叠梯田环绕屋舍,大地肌理与人文景致浑然天成,勾勒出一幅和谐宁静的山村画卷。安定区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境内有大量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先后出土了国家级文物“新莽权衡”和省级文物“西夏金卷”、明代木板彩绘、唐代雕塑、新石器时代彩陶等。
万亩梯田错落有致,层层弯曲盘绕,从高空俯瞰犹如大地“指纹”。当地经过多年的小流域治理,昔日的荒山秃岭,今日满目绿意盎然。那些蜿蜒曲折的梯田线条犹如画家笔下的抽象作品,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感。尤其是在清晨或傍晚时分,柔和的光线将梯田勾勒得更加立体,光影交错之间,每一帧画面都像是一张精美的摄影作品。
行走在安定山川梁峁间,一层层蓝绿相间的梯田装饰着沟壑,一台台风力发电机、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散布在绿水青山之间,现代科技与传统村落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田园风光。无论站在哪里,呈现在你面前的都是一幅天然的图画。
漫山遍野的花影,层层叠叠地漾开,粉的桃花、白的杏花……每一种色彩,都在黄土地上写下热烈的情书。安定清澈的河水、壮丽的地貌与丰富的生态,共同织就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你既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寻找到与历史遗迹不同的另一种心灵震撼。
一片片孕育着希望和财富的良田,错落有致的排列在村庄前和山梁后,连绵起伏,在夏日阳光下,更显广袤生机。走进这里的山山卯卯,一层层五线谱式的水平梯田,一泓泓碧波荡漾的蓄水塘坝,一座座光亮夺目的日光温室,一排排宽敞明亮的农家小院,一栋栋红瓦飞檐的阁楼式小康住宅格外引人注目,处处展示着旱塬新韵。
兴一处绿、播一片林、富一方民。昔日的黄土高坡,如今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绿满安定的梦想,逐步照进了现实。今天的安定已摆脱绝对贫困,撕掉“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阔步踏上高质量发展的大道。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