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鬓角染霜的爷爷奶奶们手挽手走过红毯,当一辈子没拍过个人照片的老人拥有了相片,5月26日,一场以“银龄倡新风 婚俗焕新颜”为主题的公益摄影志愿服务活动温暖启幕,来自西夏区镇北堡镇镇北堡村的55名60岁以上老人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婚纱摄影体验。
当鬓角染霜的爷爷奶奶们手挽手走过红毯,当一辈子没拍过个人照片的老人拥有了相片,5月26日,一场以“银龄倡新风 婚俗焕新颜”为主题的公益摄影志愿服务活动温暖启幕,来自西夏区镇北堡镇镇北堡村的55名60岁以上老人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婚纱摄影体验。
活动现场,在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财政厅的支持和指导下,银川市春熙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以拍摄婚纱照、组织宣讲会的形式,将文明婚俗理念巧妙融入为老服务,在光影交错间奏响了农村婚俗改革的温情序曲。
“当年结婚就扯了张证,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王秀兰奶奶一边开心地挽着老伴,一边向工作人员讲述自己结婚时的情景。68岁的李奶奶看着镜中描了眉的自己笑出了声,“这辈子第一次化这么精致的妆,比嫁人的时候还隆重。”
“来,大爷您挺直腰板,奶奶往这边靠靠,咱们朝镜头笑一笑!”“哎呀,有点不好意思呢,我想着婚纱都是年轻娃娃才能穿的,没想到我也能穿上一次了!”镜头前,老人们的动作起初有些拘谨,表情有些羞涩,但在摄影师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老人们逐渐变得自信,他们手挽着手、互相依偎,看着相伴几十年的伴侣已变成“老伴”,老人们的眼神多了几分温暖和笑意。有的老人羞涩地微笑,有的老人则大方地展示着夫妻的恩爱和默契,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这边老人们依次拍摄,那边正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婚俗改革宣讲会。“大家知道中国传统婚俗‘三书六礼’吗?”等待拍摄的间隙,工作人员指着课件上的老照片向大家娓娓道来:“以前娶媳妇要抬八抬大轿,现在咱们提倡‘酒席变家宴’,不变的是真心。”老人们一边认真听一边点头,有的老人还掏出手机拍下课件,小声跟邻座分享自己的“嫁女经”:“我女儿结婚时就没要彩礼,时代发展了,孩子们过得好才是真的好。”
通过“银龄示范+影像传播”,此次活动不仅帮助老人们弥补了年轻时未能拍摄婚纱照的遗憾,更以实际行动让简约文明的婚俗理念扎根乡土。“老年人的婚姻故事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这种浸润式的文化传播让老年人有了婚姻的仪式感,成为婚俗改革的代言人与传播者。”银川市春熙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曾秀平介绍道,后续将把此次活动送到更多老年人身边,持续推动文明婚俗新风尚。
来源:文明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