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正国刚洗完澡,党校宿舍的电话就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手表,晚上十点四十五分。这个时候谁会打电话来?他擦着头发,拿起听筒。
周正国刚洗完澡,党校宿舍的电话就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手表,晚上十点四十五分。这个时候谁会打电话来?他擦着头发,拿起听筒。
"喂,周书记吗?我是王成,住建局的王成。"电话那头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明显的紧张。
周正国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王成是住建局的普通科员,平时几乎没有直接向他汇报工作的机会。"王成同志,有什么事?"
"周书记,我...我必须向您实名举报。"王成的声音有些发抖,"县里地下管网升级改造工程有问题,有人勾结企业,操纵招标。"
周正国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握住了听筒。"具体什么情况?"
"马德彪的德建集团已经拿到了招标文件的技术参数,他们正在连夜修改投标方案。而且...我听说赵县长收了钱。"王成顿了顿,"招标会明天上午九点就开了,我怕来不及..."
周正国感到一股热血直冲脑门。地下管网改造是今年县里最大的民生工程,总投资两个多亿,关系到老城区二十万居民的排水问题。他上周来省委党校学习前还专门嘱咐过,一定要公开透明。
"你有证据吗?"
"有...有一些通话录音和照片,但我现在不敢带在身上。周书记,我是实在看不下去了才..."
"你在哪里?安全吗?"
"我在家,应该...应该安全。"
周正国深吸一口气:"好,你保护好自己,我马上回去。记住,不要打草惊蛇。"
挂断电话,周正国立刻给党校班主任发了条短信,说有紧急公务必须回县里处理。班主任很快回复表示理解,但提醒他注意党校纪律。
周正国苦笑。纪律?如果真如王成所说,那县里有些人已经把纪律踩在脚下了。
周正国坐在火车的座位上,拨通了县纪委书记李明的电话。
"老李,还没睡吧?"
"周书记?您不是在省委党校吗?"李明的声音透着惊讶。
"正在回县的路上。有个紧急情况..."周正国简明扼要地转述了王成的举报内容。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马德彪...确实有些风声。最近有人反映他和赵县长走得很近,但没抓到实质证据。"
"招标文件有问题吗?"
"我还没看到最终版本,但上周的草案确实有些技术参数很蹊跷,像是为特定企业量身定做的。"
周正国闭上眼睛,太阳穴突突直跳。赵立春是常务副县长,现在县长空缺,赵立春主持县政府工作。如果连他都牵涉其中...
"老李,你马上做三件事:第一,秘密联系王成拿到证据;第二,查一下德建集团近三年在县里的中标情况;第三,准备一个调查组,但要绝对保密。"
"明白。那明天的招标会..."
"暂停。"周正国斩钉截铁地说,"就说接到上级最新指示,需要补充材料。"
挂断电话,周正国摇下车窗,让夜风吹散车内的闷热。远处,县城的灯火已经依稀可见。他想起半年前刚调任这个县时的情景——老城区每逢大雨必涝,地下管网年久失修,老百姓怨声载道。省里拨下专项资金时,他还暗自庆幸终于能解决这个顽疾,没想到...
凌晨四点,周正国在纪委小会议室见到了李明和王成。王成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黑眼圈很重,手里紧紧攥着一个U盘。
"周书记,这是我偷偷拍的照片和录的音。"王成把U盘递给周正国,"上个月底,我看到赵县长和马德彪在'碧海蓝天'会所吃饭,就跟了进去。他们在谈分成的事..."
李明把U盘插入电脑,屏幕上很快显示出几张模糊的照片——赵立春和马德彪举杯畅饮,还有一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特写。接着是一段录音,背景嘈杂,但能清晰听到"百分之十五""招标参数"等字眼。
周正国盯着屏幕,脸色越来越沉。"德建集团的情况查了吗?"
李明翻开笔记本:"过去三年,德建中了县里十二个工程,总金额超过八亿。有意思的是,其中有九个是赵县长分管期间招标的。"
"围标?"
"几乎可以确定。其他参与投标的公司要么资质不全,要么报价明显偏高。我们怀疑那些都是马德彪控制的空壳公司。"
周正国站起身,在狭小的会议室里来回踱步。赵立春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在县里根基深厚。马德彪更是县里的"名人",表面是成功企业家,实际传闻不断。这两个人勾结在一起...
"王成同志,感谢你的勇气。"周正国停下脚步,"但接下来可能会很危险,你做好准备了吗?"
王成咽了口唾沫:"周书记,我媳妇已经带着孩子回娘家了。我...我不怕。"
周正国点点头,转向李明:"通知招标办,明天的招标会暂停。理由...就说接到群众反映,需要核实投标企业资质。"
"赵县长那边..."
"先不要惊动他。"周正国看了看手表,凌晨五点了,"大家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八点召开常委会。"
清晨七点,县委大楼已经灯火通明。周正国在办公室里用冷水洗了把脸,看着镜子里自己泛红的眼睛。手机震动起来,是赵立春的来电。
"周书记,听说您回来了?"赵立春的声音带着刻意的热情。
"临时有事。"周正国语气平静,"对了,今天的管网工程招标会暂停,我让李书记通知招标办了。"
电话那头明显顿了一下:"这...为什么啊?所有程序都走完了,十几家企业等着呢。"
"接到举报,需要核实一些情况。"
"举报?谁举报的?这不是耽误工程进度吗?省里要求年底前必须完工..."赵立春的语气变得急切。
周正国打断他:"常会上详细说。"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七点五十分,县委常委会议室里气氛凝重。除周正国外,其他人都显得困惑不安。赵立春最后一个进来,面色阴沉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同志们,"周正国开门见山,"我临时决定暂停今天的招标会,是因为接到实名举报,反映管网工程存在严重的违规问题。"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赵立春猛地抬头:"什么举报?有证据吗?不能因为个别人胡说八道就影响全县重点工程啊!"
周正国没有理会他的激动:"根据初步调查,德建集团涉嫌通过围标手段垄断我县工程项目,并有领导干部牵涉其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赵立春。他的脸瞬间涨红:"周书记,这话可不能乱说!德建是县里纳税大户,资质齐全,中标靠的是实力!"
"是吗?"周正国示意李明播放U盘中的照片和录音片段。
当赵立春和马德彪的合影出现在屏幕上时,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赵立春的脸色由红转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这是断章取义!我和企业家吃个饭怎么了?现在不是提倡'亲''清'政商关系吗?"赵立春的声音开始发抖。
周正国冷冷地看着他:"赵县长,照片上的公文包里装的是什么?录音里谈的'百分之十五'又是什么意思?"
"我...我不知道什么公文包!录音也是剪辑的!"赵立春猛地站起来,"周书记,你才来半年,就想整我们本地干部?"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周正国平静地说:"赵立春同志,请控制情绪。这不是针对谁,而是对事不对人。县委决定上报市纪委,成立调查组,彻查此事。"
"我反对!"赵立春拍案而起,"这是破坏县里经济发展!我要向市委反映!"
周正国不为所动:"可以,这是你的权利。但在调查结束前,请你配合组织工作。现在表决,同意上报市纪委,成立调查组的请举手。"
除赵立春外,其他常委陆续举起了手。赵立春环顾四周,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摔门而去。
上午九点,原定招标会开始的时间,县招标中心门口挤满了前来投标的企业代表。周正国亲自到场宣布:"各位企业代表,因接到举报需要核实相关情况,本次招标活动暂停,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子挤到前面,正是马德彪:"周书记,这不合适吧?我们为了这个标准备了大半年,怎么能说停就停?"
周正国直视着他:"马总,如果一切合规,不必担心。调查清楚对大家都好。"
马德彪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周书记,县里工程拖不起啊。雨季马上来了,老城区再淹了,老百姓要骂娘的。"
"正因为关系到老百姓,才更不能马虎。"周正国提高声音,"我向大家保证,调查会尽快完成。如果发现有人违法违规,一定严肃处理;如果没问题,工程立即重启。"
回到办公室,周正国刚坐下,电话就响了起来。是市委王副书记。
"正国啊,听说你把县里的招标停了?"王副书记语气和蔼,"立春刚才给我打电话,情绪很激动啊。"
周正国握紧了话筒:"王书记,我们接到实名举报,有确凿证据表明工程招标存在严重问题。"
"有问题当然要查,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嘛。立春毕竟是老同志了,德建也是县里重点企业..."
"王书记,"周正国打断道,"如果查实存在腐败,不管是老同志还是重点企业,都必须依法处理。这是原则问题。"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好吧,你按程序办。但记住,稳定压倒一切。"
刚放下电话,秘书急匆匆进来:"周书记,门口有个老太太说要见您,说是王成的母亲,哭得很厉害..."
周正国心头一紧:"快请她进来。"
满头白发的老太太一进门就跪下了:"周书记,求您救救我儿子!刚才有几个人闯到家里,把他带走了!"
周正国连忙扶起老人:"什么时候的事?看清是谁了吗?"
"就半小时前...他们说是纪委的,但我儿子刚给李书记打过电话,李书记说没派人..."老人颤抖着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条,"他们留下这个..."
纸条上潦草地写着:"多管闲事,小心全家。"
周正国立刻拨通李明电话:"老李,王成被绑架了,极可能是马德彪的人干的!马上联系公安局长,组织营救!"
挂断电话,周正国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事情比他想象的更严重,对方已经狗急跳墙了。他拿起外套,决定亲自去公安局督办。
来源:历史的天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