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好“保护网” 筑牢“万家灯火”幸福根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系列报道之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8 10:32 2

摘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应有之义,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青海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发展,聚焦规范用工行为、强化社会保障、推进集体协商等方面,多措并举,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应有之义,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青海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发展,聚焦规范用工行为、强化社会保障、推进集体协商等方面,多措并举,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

劳动服务向新而行延伸服务触角

“作为劳动关系业务工作人员,我的职责就是把党的惠民、惠企政策普及给每个劳动者和每户企业。”青海省西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黄斌贵获评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个人。上街、入企、进园区、进社区,在日常工作中,黄斌贵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把政策宣传与入企服务同步开展,每年的入企数量和次数均达百户百次以上。

这也是青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青海持续健全完善由政府、工会、企业代表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协调机制,强化部门间协同配合和政策衔接,深入贯彻落实我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若干措施,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小文是我省一名网络主播,与当地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去年底,小文被公司无故停播,还将其移出了工作群,在结算工资时又被告知停播五天按照旷工扣工资,此时,小文尚有一万多元的工资未结。关于小文的这起劳动仲裁,是西宁首例网络主播演出合同争议案件。

受理后,劳动监察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企业负责人沟通调解。公司却表示与小文签订的是艺人合作协议而非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是合作关系不是劳动关系,涉及的也是利益分配,不存在拖欠工资的问题,不予协商。劳动监察工作人员仔细梳理纠纷细节,分析合同内容,找准最佳切入点,反复与企业沟通、主持调解,最终让公司与小文达成和解意见,双方同意解除演出合同,公司一次性支付小文工资和业务提成8000元。

青海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问题,印发《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指导全省仲裁机构挂牌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同时,设立16家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室,有效化解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2024年,全省各级仲裁机构处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件12件,涉及金额6万元。

新业态用工场景下推进合规用工

新就业形态是就业“蓄水池”,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在繁荣劳动力市场、缓解就业压力、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灵活的雇用模式和组织模式在赋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更多就业自主性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收入不稳定、工作强度大、劳动保障不到位等诸多风险。

为解决新就业形态用工模式复杂的实际情况,青海积极推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将相应参考文本纳入全省电子劳动合同信息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电子劳动合同推广应用专项行动,组织全省各类企业负责人共计1000余人开展签订电子劳动合同业务培训。引导平台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范订立劳动合同或书面协议,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水平持续提升。

过去一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邮政管理局深入开展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将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作为快递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基础,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企业和劳动者成果共享,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2024年底,全省快递企业全日制用工人数6520人,签订劳动合同5868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持续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开展青海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专项行动,同工会、企业代表组织等加强新业态行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鼓励平台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强劳动者职业归属感。

为快递小哥织密社会保障网

“我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是工伤易发、多发人群。我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干起活来特别踏实。”中通快递小哥李鑫华说。

过去一年,青海打破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绑定参保模式,推进200余家快递企业1.6万多名“快递小哥”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实现省域参保“全覆盖”,切实保障“快递小哥”工伤保险权益。

针对新业态就业群体,青海积极谋变,针对工作强度、工伤风险、社保权益、薪酬待遇等问题,深入到快递站点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成果,协同多部门出台暖心政策,督促平台企业为新业态劳动者参保,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质量。搭建新业态劳动纠纷快速处理通道,让“风里来雨里去”的劳动者有了坚实依靠,感受到劳动权益保障的温度。

同时,不断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持续放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省内外户籍限制,全省养老保险体系日臻完善,充分发挥了社会保障“兜底线、织密网”作用。

来源:青海普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