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周厚林说,在近期与重庆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野外调查中,他们记录到大片巫山杜鹃花开的盛况,由远及近,一簇簇粉红的巫山杜鹃花在旷野中格外醒目。
5月27日,记者从重庆市巫山县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获悉,根据最新统计,保护区内濒危植物巫山杜鹃已从43株增至239株。
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周厚林说,在近期与重庆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野外调查中,他们记录到大片巫山杜鹃花开的盛况,由远及近,一簇簇粉红的巫山杜鹃花在旷野中格外醒目。
巫山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roxieoides Chamb。与其他杜鹃相比,巫山杜鹃花色更加艳丽,花瓣更大,株型优美,此前零星分布于重庆市巫山县朝阳坪和湖北巴东县圈子坪附近海拔850米至2150米的山林中。
1958年,国内植物分类学家杨光辉在巫山县朝阳坪冷家湾采集了模式标本(标本号为57932),存放于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标本馆代码为PE)。1982年,经世界著名杜鹃分类学者David Chamberlain教授研究后,这一物种作为新种发表,中文名为巫山杜鹃。最早报道数量不足10株,处于濒危灭绝边缘,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EN)物种名录。
周厚林说,近年来,巫山杜鹃的保护受到极高的重视。2017年,科技部批准立项了《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存》(项目编号:2017FY100104),巫山杜鹃被确立为该项目子课题《“川-渝”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采集》(课题编号:2017FY100104)的目标物种之一。
“当时的调查显示,巫山杜鹃在重庆地区仅有模式产地1个分布点,数量43株。”周厚林说,2019年起,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致力于巫山杜鹃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开展了专项调查。通过这些年的调查,发现巫山杜鹃在保护区范围新增2个分布点,个体数量增加到239株。
周厚林说,为更好拯救、保护濒危物种巫山杜鹃,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去年正式开启了巫山杜鹃的繁育研究工作,与科研院校合作对巫山杜鹃开展实施扦插繁育苗木试验和种子育苗研究,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栗园园
来源:上游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