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5芯片+宁德时代电池,追上国产新能源的本田P7到底行不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8 14:50 5

摘要:在新能源百花齐放的时代,日系纯电车型总会给人感觉“慢半拍”——不论是车机系统的互动,还是座舱的科技体验,甚至于车身造型,都难以给人深刻的印象。但这一次,一台新车型让我们感受到有些不同。

在新能源百花齐放的时代,日系纯电车型总会给人感觉“慢半拍”——不论是车机系统的互动,还是座舱的科技体验,甚至于车身造型,都难以给人深刻的印象。但这一次,一台新车型让我们感受到有些不同。

为应对20-25万的品质纯电SUV的竞争,广汽本田在今年上海车展推出了P7车型。根据广本的说法,这台新车型经历了4年的研发和测试——在国内新能源时代已算“慢工出细活”。

那么TA和目前同价位的主流纯电SUV相比,究竟有哪些个性之处,今天通过试驾我们来详细聊聊。

车身造型锋芒毕露,拒绝含蓄内敛

广汽本田P7以Razor edge“锋芒毕露”为设计语言——很明显,设计师任务艰巨:想要让产品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能源市场立足,必须“一击入魂”。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广汽本田P7没有采用流行的圆润风格,可以说是处处有线条,面面有棱角,给人一种动感而不失犀利的态势。

P7的车身尺寸与同为广汽本田的冠道相仿,其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50/1930/1625mm,轴距为2930mm,对于深谙MM理念的“空间魔术师”来说,本田足以在这个尺寸下打造出空间奢侈的座舱了。

初见这台车,你可能会对全新的logo印象深刻,这个Honda H标没有外框,而且还可发光,在夜间辨识度很高。

前脸的造型是设计理念的忠实执行者,带有折角的几何形车灯和引擎舱盖线条平行相处,看上去层次丰富,很有立体厚重感。

电子外后视镜除了入门版本外,都有配置。搭配下方的深色区域和Honda字体,让整车的科技战斗气息拉满。

车尾的设计与车头遥相呼应,除了高度相似的灯组之外,还有一个硕大的尾翼,所以整车造型保持了统一的运动气质。

我们试驾的顶配车型配备了21英寸的轮胎(265/45R21),这个批次用了马牌的PCC的EV车型专属花纹,配合充满棱线的车身,张力很强。(中低配车型搭载19英寸轮胎,宽度同为265mm)

车身漆面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有星域紫、瀚海蓝、曜石黑、格林兰白、月光银几种单色,还有三种双色套装,即窗框以上为曜石黑的配色。我们这台试驾车采用了瀚海蓝+曜石黑的配色方案。

欢迎来到,“屏幕的世界”

坐进广汽本田P7的驾驶舱,你就会感觉来到了“屏幕的世界”: 中央区域12.8英寸+10.25英寸瀑布式防眩目触控液晶屏;方向盘后方的9.9英寸全虚拟TFT数字仪表,前面还有AR-HUD显示系统;当然,还有电子外后视镜的屏幕以及流媒体内后视镜的加入,让人感觉有点目不暇接,好在不同的信息会出现在不同的屏幕上,熟悉一下还是很好用的。

车机系统采用8155芯片,虽然在装车APP上不算丰富,但业界主流的车机互联方案都有所配备(例如Apple CarPlay、华为HiCar、百度CarLife这几款)。

车内采用了Honda Connect 4.0智能AI语音助手,拥有四音区精准识别功能,实际体验下来,虽谈不上功能亮眼,但在驾驶时进行连续免唤醒对话,处理空调的调整、座椅加热通风,以及媒体音乐播放等功能还是能够轻松应对的,四个方位的识别也足够精准。

16扬声器的BOSE音响系统音质不错,BOSE一贯的强低音在播放流行音乐时感染力很强,人声还原也很通透,这一音响系统包含12个高性能扬声器,以及4个头枕扬声器,可以在全车聆听音乐的同时帮助驾驶者通话,获悉导航信息。

P7的天幕也是“下了本”,前后两段的超大天幕玻璃总面积达到了1.85平方米,采用LOW-E低辐射镀银涂层等创新技术,能够有效隔绝99.9%以上的紫外线,实际体验隔热效果很明显。另外,天幕还搭载了5档的调光变色,从通透到“雾气蒙蒙”只需1-2秒,也进一步满足了隐私,或是隔热的需求(至少心里主观感受是这样)。

座椅的舒适,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让我说出对广本P7座舱最深的印象,那一定是座椅的舒适性。

P7的两排座椅可以称得上是“人体工学大沙发”,据说座椅设计吸纳了大量中国人体工学数据分析,在很多角度上提供了优化。乘坐感觉上,座垫厚实柔软,又不失支撑感,座椅角度也很科学,我们在车内一天乘坐了5-6小时以上,长途短途都很舒服。

座椅皮面采用了光滑皮质+打孔麂皮绒的材质,柔软贴合,据说经过特殊工艺也会有很出色的耐用性。

虽然这种类绒布的皮质,无论冬夏都能提供很好的温度体验,但本田设计师这回依然拿出了另一件法宝——多角度的加热方式:除了传统的臀部、背部座椅加热之外,还在手套箱、四门的车门内饰板上分别设计了加热装置,虽然现在时值初夏,但也能想见在北方的隆冬时节这种温暖的感觉将会非常舒服(还配有方向盘加热)。

拉开后门,你会发现这两扇后门都可以90度开启,比较方便乘客上下车,对于家庭使用会十分友好。

刚刚说过,对于善于营造空间的本田设计师来说,2930mm的轴距足够交出一份空间的高分答卷。实际乘坐体验上,后排腿部空间对于前后两位身高180cm的乘客乘坐都是绰绰有余的。如果身高175cm以下,可以实现3-4拳的空间。

同时,因为这台SUV只是在车外设计了溜背感的窗框,车顶后段整体并没有明显下降,所以车内头部空间很充足,后排脚部也是十分平坦的。

尾厢部分,空间较深,后排座椅靠背放倒后,形成了一个较高的台阶。采用了电动尾厢盖,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

本田调校底盘有点“用力过猛”?

本田的底盘功力绝对是有目共睹,当然前提是工程师真的将新车定位在运动属性上。至少这一次,试驾过广汽本田P7后,我觉得工程师这次带来了一个高分作品。

先从硬件上看,底置的电池组带来的低重心,配上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的悬架组合,以及50比50的前后配重,已经从“先天条件”上决定了这是一部底子不错的本田车。当然,广本这次还让P7搭载了ADS自适应减震系统,除了不同切换驾驶模式的这种手动变化,这套系统的自适应精髓,在于根据车辆行驶状况去进行主动调节系统。

实际感受上,在山路劈弯P7还是很稳定的,虽然你能感知到较长的轴距和2.3吨的车重,但265mm宽胎的抓地性稳固,底盘也非常扎实,连续弯道的左右重心转移还是足够轻松的。

厂家还设置了场地体验环节,这其中既有时下流行的“广式飞坡”,也有紧急避让的体验,这两项测试能让ADS自适应减震系统很好地发挥出功效来,实际体验很不错。当然,对于新能源车来说,ADS的另一重要功能是防止乘客在车内久坐或玩手机时产生眩晕感。

对于动力系统来说,我们试驾的顶配车型采用双电机的四驱架构,系统总功率达到350kW,总的扭矩输出可达770Nm。因此,这台本田拥有了4.6秒的“破百”成绩。

广汽本田P7结合不同的动力输出和ADS底盘反馈,提供了Z优选模式、X冰雪模式、E轻松模式、V专属模式、S疾驰模式(单电机版)/R超享模式(双电机版)等不同的驾驶模式——实际体验上,只需选用优选模式(相当于一般车型的舒适或普通模式),就能让每次超车显得气定神闲了。

P7全系都采用了宁德时代和广汽本田一起定制的90度三元锂电池,根据后驱/四驱的不同功耗,分别达成了650/620公里的CLTC续航。而工程师据说按照本田的工况测试法进行了续航测试,充分保证了低温和高原等恶劣使用条件下的续航。我们在一整天的试驾过程中,搭载3位成人,全程开启空调,走走停停,在市区道路/景区山路和快速路等丰富条件下综合体验,拍摄过程中也全程未断电熄火,电脑显示百公里能耗17kWh左右,对于这样级别的SUV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成绩。

最后,要说说这台车的NVH工程设计,我认为这台车的隔音降噪水平是目前本田家族中的最高水准,这种感受在和广汽本田工程师的沟通中也得到认可,整车乘坐起来算是安静丝滑的。

“没试过的车不要买”

广汽本田用这样一句简单直白的话,作为重要的宣传口号,足以见证他们对P7的信心。

目前P7已经上市,19.99万元起,这一价位区间比较敏感,也看得出广汽本田是想通过这样一款高品质的SUV和常年霸榜的特斯拉Model Y以及蔚来ES6等车型展开竞争。

除了一些较为前卫大胆的科技,例如犀利的外观,流媒体后视镜,4.6秒的零百成绩等,个人感觉P7的另一大核心优势在于日系车特有的人性关怀的设计,比如多重加热的温暖座舱、不会对身体产生刺激的吸入式座椅通风、绒布触感的舒适座椅、全包的车门以及90度开启的后门等等,这些设计都很适合家庭用户的日常使用,而广汽本田品牌本身,也会对一众日系车粉丝产生绝对的吸引力。

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纯电SUV车型吗?不如评论区一起来聊聊

来源:AutoLab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