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印记,更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千年来,它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先贤的追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印记,更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千年来,它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先贤的追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无论是门悬艾草的清香、腕系五彩的祝福,还是龙舟竞渡的激昂、粽叶飘香的温情,每一个端午习俗都沉淀着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诉说着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
值此端午佳节来临之际,白河县图书馆特别推出“文脉千年·端午寻根”端午节民俗知识竞赛,邀您一起在趣味问答中探寻端午起源、重温传统习俗、领略文化魅力。
活动时间
2025年5月28日——6月1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白河县图书馆
技术支持:陕西月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活动规则
1. 扫描活动二维码,进入活动页面,点击“开始答题”即可开始。
2. 每轮答题限时60秒,活动开始后系统随机抽取5道题,每答对1题得20分,满分为100分。
3. 成绩达到100分即可参与抽奖,每人每日有3次抽奖机会。
4. 活动期间每人每日有1次中奖机会,每人最多可中奖5次。
5. 活动设置幸运奖100名,奖品为“微信随机红包”。
6. 领奖方式:中奖后微信红包通过服务通知即时发放,请在活动期内领取。
端午节民俗
吃粽子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代表食物,一说是为了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噬咬屈原遗体;二说是因为粽子的棱角像一把刀子,可以将疾病、灾害铲除。
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承载着家国情怀,更蕴含着家人朋友相聚团圆的浓浓真情,粽子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
采艾草
传说远古时候神仙与水怪约定,只要门前悬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都不可冒犯,于是人们端午节喜欢采摘和悬挂艾草,意欲驱散妖魔,保卫家族。
艾草本身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等功效,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净化空气。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可抑制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传播。
屈原含恨投江,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由此赛龙舟也成为端午最传统的风俗之一。
每年端午,赛龙舟比赛是不可错过的年度盛宴,众人齐心划桨的“嘿呦”声鼓舞着队员们,也振奋着岸边观战的群众。
戴香囊
古人在端午节这天还会戴香囊,为了清香、驱虫、避瘟,香囊中常会填充一些具有“芳香辟秽”功能的中药,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苏、薄荷等,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通九窍,防瘟病。
系五彩绳
在古代,人们迷信端午节这天是一年中最不吉利、毒气最重的日子,所以,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孩子手腕上带上五彩绳,就是用红、黄、蓝、绿、紫五种彩线编成的线绳,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供稿:白河县图书馆)
责编:卓西玲
编辑:昂扬
来源:荣耀陕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