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发当天,平遥某珠宝店作为行程始发地,目的地直指太原市区,王师傅接到的这单有些特别——下单乘客并未上车,只让他帮忙送两箱牛奶到太原。
一趟看似平常的网约车订单,竟意外揭开电诈案件的神秘面纱。
平遥网约车司机王师傅凭借警觉与反诈知识,成功守护住了受害者的9万元财产。
事发当天,平遥某珠宝店作为行程始发地,目的地直指太原市区,王师傅接到的这单有些特别——下单乘客并未上车,只让他帮忙送两箱牛奶到太原。
行驶一百多公里抵达指定地点后,收货人始终不肯露面,还一路引导王师傅将车开往偏僻路段,甚至要求把高价托运、跨城送来的两箱牛奶,扔到路边铁皮围挡后面!
这番反常操作,瞬间让王师傅心生疑虑。
他再次联系下单乘客,得到的答复更是疑点重重,这让他笃定牛奶箱里必定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察觉到危险,王师傅果断驶离交货地点,确认安全后立刻拨打报警电话。
接到报警,太原警方对这起离奇事件高度重视。
民警换上便装、驾驶便车,通过电话保持联络,迅速前往约定地点与王师傅会合。
在确认周边没有可疑人员后,民警拆开两箱牛奶,大量现金赫然在目。经银行工作人员清点,箱内竟藏有9 万元现金。
随着警方深入调查,事件真相逐渐明晰:原来下单乘客是一起刷单类电诈案件的受害人。
起初他尝到“甜头”,在诈骗分子蛊惑下不断追加投资。当银行卡被保护性止付,诈骗分子竟诱使他将 9 万元现金藏进牛奶箱,妄图借网约车线下运送,绕过警方监管。
幸运的是,王师傅不仅是网约车司机,还是当地社区网格员。
平日接受警方反诈宣传,让他对诈骗分子“线上诈骗、线下取现” 的套路了如指掌,这才得以迅速察觉异常并及时报警。
太原警方联系上乘客说明原委后,乘客如梦初醒。随后,太原警方与平遥公安局反诈中心密切协作,成功将资金返还。
目前,平遥警方已对此案立案调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破中。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网约车司机王师傅与9 万元现金的惊险博弈,不仅是个人警觉性的胜利,更是全民反诈宣传成效的生动缩影。
试想,若不是王师傅兼具网约车司机与网格员的双重身份,若不是日常反诈宣传让“异常行为必有蹊跷” 的意识深入人心,这 9 万元或许早已落入诈骗分子囊中。
这起案件暴露出诈骗手段的不断升级—— 当线上转账受阻,不法分子竟妄图通过线下 “暗度陈仓” 完成资金转移。
其隐蔽性、迷惑性之强,足以让普通人放松警惕。
但也证明,只要社会各界持续强化反诈教育,让每位公民都成为反诈链条上的“前哨站”,再狡猾的骗局都有被识破的可能。
反诈从来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单打独斗。
从社区网格员到普通市民,从基层民警到金融机构,唯有将反诈知识转化为全民共识,将宣传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构筑起抵御诈骗的坚实防线。
当越来越多的“王师傅” 出现,诈骗分子终将无处遁形。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