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5000吨级驱逐舰下水翻车,船体损害严重,金正恩震怒下令严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8 20:08 2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一场本应振奋军心、展示国家实力的下水典礼,竟演变成了一出尴尬又惊心的“技术滑铁卢”。

2025年5月21日,金正恩亲自给朝鲜海军的新型5000吨级驱逐舰“送行”,结果却眼睁睁看着这艘大船卡在船台上、动弹不得。

事故发生后,这位元首立马发火,随即下令彻查,并限期整改。

在这种节骨眼上,这一失误,不仅砸了造船厂的招牌,更重重敲打了朝鲜整个军工体系。

对朝鲜来说,过去这一年海军是头等大事。

金正恩不止一次地强调要“建设远洋海军”,要把“核武器装上舰艇”,让朝鲜军舰能冲出日本海,直面“帝国主义舰队”。

2025年4月25日,朝鲜刚刚把首艘“崔贤”号驱逐舰推下水,仪式之隆重,不亚于阅兵式。

就在全世界还在揣测朝鲜要搞“大舰队计划”的时候,第二艘5000吨级驱逐舰也准备在清津造船厂登场。

这艘舰外观上大气威武,可谓是目前朝鲜最顶级的水面战斗舰之一。

下水仪式设在5月21日,金正恩亲自到场。

官员、将领、工人们排着整齐队列,连摄影镜头都找好了最佳角度,一切准备就绪,等的就是那一刻。

舰艇滑入大海,掌声雷动,广播高呼“新时代海军起航”!

结果……全场一瞬间变成“尴尬实录”。

船尾滑板脱离太早,没控制好平衡,整个船体就像喝醉了一样开始倾斜,紧接着底部还被磨出了孔。

船首卡在船台上下不来,后半截却已经陷进水里。

整个舰体失去平衡,仿佛一条搁浅的鲸鱼,僵在那里动弹不得。

看台上的人惊呆了,场面一度沉默得可怕。

一个在现代军工里本应“闭着眼也能做”的基础操作,却在最高领导人亲自观摩之下演砸了。

对于朝鲜而言,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象征意义上的巨大打击。

因为几乎就在一个月前,朝鲜才刚在南浦下水了第一艘“崔贤”号,金正恩亲自站台,豪情万丈地宣布“海军新时代”到来了。

结果转眼就摔了一跤,摔在了世界面前,也摔在了金正恩的脸上。

于是,他震怒了。

在场所有人都听见了他那句极为严厉的批评。

在朝鲜,军事项目出事,从来不是一件“技术问题”。

尤其是事关战略武器、事关金正恩亲自参与的项目,更是政治问题中的政治问题。

这次事故后,处理速度之快,级别之高,堪称朝鲜军工界的“地震”。

为此,金正恩下了死命令。

2025年6月下旬劳动党中央全会召开之前,必须无条件把舰艇修复完成。

他说,这不仅是军工任务,更是关乎国家形象的大事,谁拖了后腿,就是在挑战国家威信。

这等于是放下话来,谁砸了这船,就等着自己掉进去吧

同一天,检察机关和一组专家成立调查组,入驻清津造船厂。

随后几天里,一大批造船系统的高级人员被紧急拘押。

5月26日,就连党中央军需工业部的副部长李亨先也没能幸免,成了“最高级别背锅者”。

这在朝鲜极其罕见。

相当于把军工产业链上从“领导拍板”到“现场操作”的责任人一网打尽。

更值得注意的是,朝鲜此次选择高调曝光整个处理过程,朝中社等多家媒体连续多日报道相关细节。

对比以往讳莫如深的做法,这种“透明式问责”颇具“杀鸡儆猴”的意味。

用一句接地气的话说,这次不是在“找替罪羊”,而是直接给整个“造船系统”来了次“系统重启”。

也不难理解金正恩的怒火。

一方面,这艘舰本该是国家战略转型的象征,结果搞砸了。

另一方面,事故还是发生在他亲眼目睹之下,不止技术出问题,连面子也挂不住。

更严重的是,朝鲜过去两年全力宣传“科学先导”,结果现场暴露出的是“经验主义”、“凭感觉干活”,这就是背道而驰。

如果说在南浦的“崔贤”号是朝鲜海军“走向深蓝”的开场曲,那么清津这次的失败,无疑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节奏上。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看,这起事故的背后,绝不仅仅是几个螺栓没拧紧的问题。

这是一次让人看清现实的“当头一棒”

先说造船技术问题。

从这次事故看出,他们在一些最基础的造船工艺上仍存在明显短板。

滑轨式下水并非高端技术,全球造船厂早在上世纪就已掌握。

真正难的是控制船体重量分布、滑板脱落的节奏与结构受力计算,这需要大量测试与模拟支持。

如果连这都做不好,说明设计、测试、指挥等多个环节都可能“凭感觉上”,科学流程还没真正建立。

再说体制问题。

金正恩点名批评“经验主义”,其实这是一句非常有分量的表述。

说明在朝鲜的军工体系里,还普遍存在“靠经验、不重数据”的老路子。

这样的体制,很容易导致一线人员“讲资历、不听数据”。

而且,这种管理模式,一旦出事就是大整顿,反而让下属更不敢报问题、更不敢试新法,造成恶性循环。

从长远看,这种体制弊病如果不彻底修补,朝鲜即使拥有先进舰体外壳,也难以实现“深蓝作战”的真正能力。

最现实的影响就是,金正恩原计划到2026年前完成两艘主力驱逐舰建造、形成初步核化远洋战力,现在这个时间表可能被迫重新评估。

而更大的问题是朝鲜是否具备建设配套保障系统,如远洋舰队的基地、通信、后勤、反潜体系?

目前来看仍遥遥无期。

一次失败的下水事故,把朝鲜的“军舰雄心”生生拉回了现实。

这艘船原本承载着国家的技术荣耀、政治象征与战略计划,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滑了脚,甚至可能“扭了腰”。

金正恩的震怒与强硬处理,反映出他对军事现代化成败的高度敏感。

但从长远看,真正需要修复的,恐怕不只是舰体,而是整个军工体系的“神经中枢”与“执行骨架”。

参考文献:

朝驱逐舰下水事故最新调查结果:船底无破洞 右舷被刮削,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5-23

朝鲜新建驱逐舰重大事故细节披露!金正恩称不可接受 将立案审查,新华社,2025-05-22

朝鲜新建5000吨级“崔贤”号驱逐舰入水,央视新闻,2025-04-26

朝鲜公布驱逐舰下水事故细节,红星新闻,2025-05-22

朝鲜公布驱逐舰下水事故调查最新进展 又拘留3名责任人,央视新闻,2025-05-25

常洛闻:这次朝鲜大方承认事故,金正恩会下重手吗,观察者网,2025-05-23

来源:全民读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