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夺“6+1”项国字号荣誉!这座岭南古郡到底藏着什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6-03 10:47 5

摘要:5月27日,由中宣部主办的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建设城市文明 增进人民福祉”论坛在广东深圳举办,论坛发布了一批城市文明建设优秀案例,由新会探索、全市推广的“音乐党课”品牌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仅有的15个全国案例之列。

5月27日,由中宣部主办的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建设城市文明 增进人民福祉”论坛在广东深圳举办,论坛发布了一批城市文明建设优秀案例,由新会探索、全市推广的“音乐党课”品牌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仅有的15个全国案例之列。

“音乐党课让理论宣讲有声有色”入选“全国城市文明建设优秀案例”

就在几天前的5月23日,于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新会1个镇、1个村、3个单位、1所校园,共6家主体荣耀上榜,喜获“全国文明”这一极具分量的国字号荣誉!

短短数日,新会连夺“6+1”项国字号荣誉!

这座千年古郡,究竟凭什么在文明城市建设中频频出圈?

微改造赋能古城新生

“象山秋月”“圭峰秋色”……在新会象山公园,曾经斑驳的老墙变身“文化长廊”,10幅精美墙绘让市民在散步时也能感受千年文脉。“现在逛象山就像逛露天文化馆!”市民李伯的赞叹,道出了新会“微改造”的魅力。

象山公园的蜕变,是新会以“微改造”为抓手推进文明创建的生动写照。在城区,新会采用“微改造+精提升”模式,对背街小巷进行“绣花式”改造,既保留了历史韵味,又注入了文明新风。这种改造模式充分体现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也让居民在熟悉的街区中感受到文明的温度。

永佑坊焕新颜。刘云龙 摄

既重“面子”更重“里子”

新会秉持“全域创建”理念,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李样尊 摄

智慧网格管理、“1+N”农贸市场升级、智慧停车系统……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智慧。

新会濠桥市场

农房风貌改造、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13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让乡村既留得住乡愁,又看得见未来。

在新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弘扬好家教·传承好家风”音乐党课让市民在《家风》《星梦》的歌声中感悟美德。“比传统宣讲有趣多了!”市民陈女士的感慨,印证了创新宣讲的魅力。

新会用“艺术+理论”的方式打破宣讲的枯燥感,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接地气”的创新,正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核心竞争力。

音乐党课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同时,搭乘“文明顺风车”,原创《广东这五年》《“百千万”,加油干》等快板歌谣,以“文艺+”模式创新宣讲,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

对唱快板《“百千万”,加油干》

“15分钟文明实践圈”

服务就在家门口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如今,新会构建起“1+11+235”区镇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矩阵,完善“15分钟文明实践圈”,打通文明实践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广泛链接“文明实践合伙人”,持续创新推出“爱心琴房”“爱心夜市”等品牌项目,开启文明实践“延时服务夜模式”,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超6300场次。这种“不打烊”的服务模式,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此外,与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全覆盖形成各级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结对矩阵”。“文化+”“非遗+”“体育+”模式赋能文明实践,“村BA”、龙舟赛等超千场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火热开展,让文明实践“接地气”“聚人气”。

“村BA”点燃乡村活力。林玉珍 摄

龙舟竞渡“闹端午”。刘云龙 摄

文明薪火永相传

巴掌大的葵扇上,一支“火笔”飞快游走于葵梗之间,不出一会儿,一幅精美的烙画跃然扇面上,寻常的葵扇在同学们手中成了艺术品。在乡村学校少年宫葵艺文化课堂上,大泽吕金铨学校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全神贯注地制作葵艺烙画,在一笔一画中“沉浸式”感受新会葵艺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烙刻着属于新时代的文明印记。

葵艺文化、剪纸文化、红木文化、蔡李佛文化……这样的特色课堂,已在新会15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普及,成为传承地方文化、培育青少年品德的重要阵地。其中,崖门黄冲小学蔡李佛武术“小醒狮”队在2024年1月“勇闯”哈尔滨,话题热度逾600万,更是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前列。

崖门镇黄冲小学组织蔡李佛拳武术晨练

道德引领树新风

文明培育,润物无声。

新会大力实施“道德沃土”培育工程,近年来,选树“中国好人”3名、“广东好人”9名,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宣讲活动,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创新打造“无负今日·文明讲堂”品牌,以3D动画、趣味歌谣挑战赛等新颖形式宣贯《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选睦洲镇、崖门镇为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镇(街),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思政教育活动超3000场次,组织5万余名学生参与“行走的思政课”,全方位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文明新风尚。

文明,是新会最美的“城市名片”。

从6项国字号荣誉到“音乐党课”全国推广,新会用行动证明:文明不是喊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行动;文明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全民参与;文明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代代相传。

这座千年古郡,正用文明的力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会篇章!

来源:相约新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