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产业新航向:“游戏+”模式引领跨界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今天,游戏产业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成为推动文化创新、科技应用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梦雪】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今天,游戏产业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成为推动文化创新、科技应用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游戏+”模式,即以游戏为核心,通过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出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与价值实现路径。这一模式不仅拓宽了游戏产业的边界,更为传统文化传承、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近年来,“游戏+”模式作为游戏产业的新航向,推动游戏产业逐步从单一的娱乐产业转变为跨界融合、创新驱动的综合性产业。

在2024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游戏+”论坛期间,多位专家探讨了“游戏+”模式在当下的实践与未来变革的可能性。

在教育场景下,AIGC正在协助高校解决游戏设计人才培养和游戏项目实践创作、将正能量导向功能游戏作品推向市场。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副院长邵兵教授介绍了G4G行业开放平台,从政府导向、师资队伍、校企合作需求、合作优势四个主要版块来思考“游戏+”在教育板块的拓展与合作。此外,邵兵为大家分享了诞生于学生团队手中的“游戏+”案例和《元梦之星》首届全国高校游戏创意大赛成果,展示出高校在“游戏+”探索中起到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呼吁更多的校企能加入“游戏+”的实践探索,持续为游戏产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文化科普领域,三七互娱集团副总裁、总编辑王彦恭介绍到,作为国内首款古籍修复主题功能游戏,《古籍修复师》立足于古籍保护的重要性和专业人才的紧缺性,项目组始终怀揣着“擎守护之举,鉴文化初心”的初衷对《古籍修复师》进行打磨,遵循“严谨求实,守正创新”的实践路线,进行了大量广泛的实际调研和专家测评。不仅将古籍常见元素融入游戏设计与玩法,真实还原古籍修复的过程与技术特点,而且以“游戏+科普”的形式,将古籍保护观念深度植入玩家的体验过程。

在动画领域,《黑神话:悟空》游戏动画《勿听》导演费思谈到了游戏与动画的跨界合作尝试。他指出“游戏+动画”的组合可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游戏的交互体验提供了一种新的叙事手段,使得国产二维动画加入到一个更新的媒介中,其传播度和体验都得到了升级,最后达到的效果也高于每一条动画本身的效果。费思表示,“游戏+动画”的未来,或许就是不断适应浪潮和接受新媒介的过程。

在影视领域,电影导演雎安奇正在筹备一部关于游戏、建筑与艺术的纪录片。在他眼中,游戏和建筑都提供着独特的体验,游戏表露出的互动性、参与性、身临其境性独具一格。雎安奇认为,“游戏+影视”的交汇将带给艺术更丰富的表达。他希望以影像的手段和圈外人的视角,纯粹地记录游戏产业发展的过程,并期待能带给观众一些对游戏行业的全新认识。

在医疗领域,游戏化数字医疗也正在实践探索中。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宣传文明处副处长、“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成员,《游戏化数字概论》副主编朱建辉指出,游戏化数字医疗具备着提高医疗依从性、打破传统医疗体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多元应用场景等多项独特作用。他强调,本书的出版,突破了新质生产力行业发展壁垒,突破了医疗医药的传统视角,将现代科技赋能医疗乃至预防,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大健康技术和理念在传统医疗界的创新,也指明了大健康工程是医疗新质生产力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论坛期间,《游戏化数字医疗概论》新书也正式发布。据介绍,该书由波克医疗副总经理陈航主编,朱建辉副主编,填补了游戏化数字医疗领域系统性理论著作的空白。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表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游戏化数字医疗已从零散实践逐步迈向理论成熟、体系完善的新阶段。

“‘游戏+’已经成为游戏企业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参与社会公益的重要渠道,是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路径,这些游戏跨界合作的成功案例,充分证实着‘游戏+'这条路不光走得通,还能走得好。”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说道。同时,张毅君指出,新时代,游戏企业“走出去”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意味着走出国门,也要求企业大胆“破圈”,探索新的跨界赛道。希望全行业能继续整合顶尖技术,加大在“游戏+”赋能区域的投资,促使在“游戏+”理念下诞生更多特色成果与先进经验,共同塑造和提升游戏产业的品质形象。

来源:龙之领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