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在万江第三中学展开,东莞中学博士老师张晓慧带来《极地科考的大智慧与小确幸》主题讲座。让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是,张老师不仅有南极科考的亲身体验,更是将看似离生活很遥远的知识阐述得深入浅出,现场学生老师们互动热烈。
东莞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在行动
12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在万江第三中学展开,东莞中学博士老师张晓慧带来《极地科考的大智慧与小确幸》主题讲座。让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是,张老师不仅有南极科考的亲身体验,更是将看似离生活很遥远的知识阐述得深入浅出,现场学生老师们互动热烈。
事实上,像这样的讲座东莞中学今年规划有20场,除了业界的专家大咖们积极参与,东莞中学年轻的博士天团老师几乎倾巢而出,用高维度小切口,带来一场场科普盛宴。这些科普讲座的背后正是2024年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东莞中学携手市内12个镇街34所中小学校,探索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贯通培养的科学教育体系,进一步助力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这背后还蕴藏这所百年老校深度挖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驱动力的雄心,重塑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整合布局的章法,努力给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莞中答案。
顶层设计,剑指核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部署,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所谓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具有突出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在中小学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思维是重要体现,创新思维被视为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
东莞中学的管理者发现,作为百年名校的东莞中学,有高质量的教育集团、高素养的师资、高素质的学生,还有扎实的校本教研、富有内涵的校园活动以及众多校际和社会资源。这么一个教育、科研和文化资源的“富矿”,如何反哺到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上面,如何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走深走实?
事实上,在推进“双新”省级示范校建设暨省教研基地建设过程中,东莞中学也全面梳理过往学校的教研工作开展情况,对学校培训、课程、教学比赛、开放日等相关活动进行全方面摸“家底”,一整套组拳式打法孕育而生。
在制度设计上,东莞中学厚积薄发。早在两年前,东莞中学站在建校120周年的新起点上制定未来行动方略,发布了学校高质量发展“1+1+8”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实施“东莞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主要涵盖人才识别、贯通机制、课程建设、培养形式、资源支持、招生录取等六个方面,高效率、高素质地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实施保障上,学校制定顶层方案,加强对学校校本教研的领导、统筹和协调,充分借鉴“网格化管理”思路——责任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抓、教导处具体抓、教科室协同抓的校本教研管理网络。同时,与东莞市教研室和共同体学校分工合作,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路子,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影响力,积极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区域内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课程是关键。东莞中学不断深化机制体制创新,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方案不断从纵向上进行深挖,从横向上进行整合,形成了科技教育“1339”课程体系。提供“创新拔尖人才”成长的课程支撑方案。该方案按照“科技教育应指向每一位学生”理念,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核心,“多学段贯通培养+多学科融合教学+多层级分类实施”3特色,“学科融合+校本研发+活动设计”3路径,“数理思维+人文素养+科技创新+AI与机器人+航模与无线电测向+信息学+科技节与学科周+科技社团+博士科普讲坛”9品牌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核心中的核心,也即所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向核心素养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科技教育开展的系统性、规范性。”东莞中学校长王健说。
教育簇群,贯通培养
学校如何为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如何确保科技教育课程在不同学段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东莞中学坚持百廿莞中文脉传承,拓展原‘集团校’定义,设计了教育簇群理念,正是着眼于多学段贯通培养。”王健说,“我们坚持系统思维,按照‘教育簇群’,我们将科技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下沉到小学和初中,统整不同学校、不同学段开展衔接和贯通培养,及早发掘、筛选有潜力的后备人才。此外,我们还推动家校社协同、跨区域合作,引入多地区、多层次的教育资源,形成创新开放和深度融合的科技教育共同体。”
作为东莞中学科技教育“1339”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东莞中学启动的2024年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就是“教育簇群”最好的实践佐证。
按照计划,东莞中学邀请了莞城、南城、东城、万江、寮步等12个镇街34所中小学参与其中,内容包括10场面向小学的科普主题展览、20场面向初中的科普主题讲座、7场面向初中的科学实践、同时还将面向初中举办研学活动和学术会议。其中,科学实践主题涵盖人工智能、生态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物理和数学建模仿真、基因和遗传学、凝聚态物理等七个科学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计划将采取双导师指导模式,东莞中学组建由全国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李敏领衔、名校博士为组员的博士科普团,团内成员将与推荐学校的导师结对,共同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们亲身参与科学研究,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科学家精神,走进科研基地,体验科研过程。”李敏表示,“项目不仅关注短期成效,更重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长期跟踪与培养。”
充分利用东莞中学百年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科研环境和辐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潜能,真正做到为党、为国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该计划也成为东莞市科学技术学会批准立项的东莞市“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项目,也是积极推进市教育局发布的《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之一。
针对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上存在“分离”和“断裂”,导致学生在大学阶段出现不适应现象。莞中积极探索贯通培养,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广州大学以及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共建优质生源基地,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以及汕头大学等高校开展专题研讨交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方法和策略,实现教育资源互通共享,深化高中育人方式变革,扩宽创新人才培养渠道。
融合教学,因材施教
除了基于教育簇群的多学段贯通培养,“1339”课程体系还具有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多学科融合教学、指向全体学生的多层级分类实施的鲜明特性。
为什么要多学科融合教学,如何指向全体学生?
有教育观察人士曾指出,传统的学科课程固守于各自的教学思维,缺乏跨学科融合的意识。这导致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思维、课程资源不能有效互融互通,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跨学科融合教学没有以解决真实问题为目的,导致学生的知识习得不能有效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限制了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如何协调与普通大众教育的关系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在鼓励多元和多样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方向。
为了破解教研与教学脱节的局面,完善学生成长课程支撑方案,在谈到具体实施策略时,王健表示,莞中实施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多学科融合教学。引入PBL、STEM课程等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对已有科技课程进行重构和迭代。
同时,指向全体学生的多层级分类实施。明确“分层培养、分类实施”思路,根据不同基础、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科技课程的分类实施。
此外,为了扩展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最大化释放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还强力整合打造9大科技课程品牌——数理思维+人文素养+科技创新+AI与机器人+航模与无线电测向+信息学+科技节与学科周+科技社团+博士科普讲坛等,在实现科技教育全覆盖的同时,为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课程,形成点与面的有效结合。
例如,莞中依据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孵化过程,构建了由“思维与技法”“项目设计”和“物联物化”三个板块组成的科技创新课程。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创造性思维、发明技法等内容,以及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工具的实践应用,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人人都有创造性思维,但是否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差异比较大。因此,我们尝试用科学、系统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认知,并在课堂实践中得到提高。”王健说。
目前,莞中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申报东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揭榜项目,顺利立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项目。2023年秋季,东莞首次在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增加人文、数理类自主招生项目,完成高水平自主招生项目框架搭建,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其中,东莞中学在自主招生项目中设置高水平数理班、高水平人文班,并于学生入学后组建“镜堂班”“容庚班”。学校为此量身打造了一支特色班教练团队,以专业赋能促学生成长,志在给学生最适合的教育,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声音观点
重庆邮电大学高教研究中心主任 袁春艳:
东莞中学厚积薄发、与时俱进,以“科技教育应指向每一位学生”为理念,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为方向,以赋能科学教师高质量教学为抓手,以新课标为载体,以新技术为工具,树立“大科学教育”理念,加强科学理论引领,遵循科学思维和方法,尊重学生认知的特点和规律,打破科学教育学科壁垒,聚力形成了集“前沿引领、交叉融合、贯通衔接、分层分类、立体多元”为一体的“1339”科技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引领教材、教研、教培的系统性、精准性科学教育课程群,全方位提升了科学教育课程吸引力和培养力,为科学教育范式构筑了课程领导力。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东莞中学博士教师团队成员 张晓慧:
没有人是天生的科学家,科普讲座的目的就是在同学们年幼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潜能。讲座中,我将自己的科学研究和科研经历分解,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既要保证科学性,也要充满趣味性,让他们在短短的一节课当中在脑海中构建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这件事对我自己而言同样有很大的挑战。
科普讲座是一种相对沉浸的科学体验,作为生物教师,我也会通过阶段性的微专题,将高中生物知识与前沿科学研究整合,专题教学可以将生物模块高度整合,对于学生生物学综合能力提高和深度思维的训练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授课中,我会时时关注有趣的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在日常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这些潜移默化的分享都能促进同学们去思考和交流,学习鲜活的生物学。
悉尼大学地球科学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理学博士,东莞中学博士教师团队成员 魏静娴:
作为“1339”科技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一环,博士科普讲坛不仅是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中“师资下沉,课程共建”的具象化,更是青少年科学探索之旅的启明星,是解锁未知世界的钥匙。
受到自小教育的熏陶与研究方向的引领,我始终怀揣着对生态多样性科普的热忱。“地球有颜色,人类才有未来”,我在悉尼大学的博士研究聚焦于珊瑚礁。全球珊瑚礁都在面临极大的危机,而危机的来源是人类的活动。我希望通过讲座,引领学生们了解珊瑚礁研究的最新动态,洞悉我们日常行为对珊瑚礁的影响。
此外,作为地理教师,我将环保理念教育视为己任,融入日常教学,诸如指导学生参与“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征文比赛”等,以此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科学素养。
东北师范大学理学博士、东莞中学博士教师团队成员 岳怡斐:
在参与了关于发光材料的科普讲座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科技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将复杂的科研术语简化,并向初中生进行讲解,这不仅是挑战,也是对个人能力的拓展。科普活动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育创新精神,启迪科学的思维方式,并在他们心中播下创新的希望之种。
培育创新人才需要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科普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一直致力于将科普知识融入教学之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和实验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我期望通过举办更多的科普活动,与学生们共同构建一个“学习—应用—创新”的循环体系,引导他们成为创新实践的积极参与者,并为培育创新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松山湖北区学校副校长 徐岚:
希望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能通过丰富多元的评价和科学合理的选拔方式,真正物色具有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学生,而不仅仅是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建议学校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来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适应他们的成长需求,同时大胆进行课堂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和行动,激发学习热情和潜力。学校之间可以建立校际沟通机制,做到信息互通,达成共识,优势互补,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共同培养优秀人才。
万江第三中学党总支副书记 杜永保:
东莞中学举办这次科普讲座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科学考察的艰辛与严谨。一直以来,万江第三中学都非常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打造“三个融合”,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提供土壤。首先是学段融合,打造小、初、高贯通培养模式;其次是学科融合,尝试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融合;最后是课程融合,将科技节、学科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里。
这次东莞中学博士团队带来的科普讲座效果非常好,欢迎莞中的老师们多来学校参与教学研讨活动,分享优秀经验,同时我们也希望能有机会让学校老师到东莞中学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万江第三中学初二(6)班学生 何浚懿:
我觉得这次的科普讲座非常有意义,张老师讲得很生动,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后我也要成为能为国家做贡献的人。讲座中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很多南极科考站的照片,还介绍了很多南极的生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南极海狗,非常呆萌可爱。老师还介绍了温室效应的原理和危害,这让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注意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和家人、同学们一起低碳出行,共同维护绿色家园。
撰文:王慧 黎晗
摄影/摄像:孙俊杰
视频:黄新花
【作者】 王慧;黎晗;孙俊杰;黄新花
教育莞家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