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觉得吹风机伤头发,干脆把湿发包个毛巾,等它自己干透。时间一长,她开始频繁头痛、脖子僵、肩背发沉,晚上睡不好,早上起床还带点恶心感。
张阿姨洗头总喜欢自然晾干。
她觉得吹风机伤头发,干脆把湿发包个毛巾,等它自己干透。时间一长,她开始频繁头痛、脖子僵、肩背发沉,晚上睡不好,早上起床还带点恶心感。
家人说她年纪大了,其实不是岁月问题,而是头没吹干,把寒气留在了身体里。
头发湿的状态下,毛鳞片是张开的,头皮毛孔也是微扩的,正是最怕外界刺激的时候。空气中若带凉意,寒邪就容易趁虚而入。
在湿热交替的季节,冷风一吹,湿气和寒气都直冲脑顶,不用等几年,各种小病就找上门。
从中医角度来看,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交汇之处,最怕风寒侵袭。
头皮和脑部的气血循环,本就比四肢更敏感,一旦受寒,气血运行不畅,寒湿郁结,后果不仅是头发干得慢,而是整个人的气血都变得沉滞。
现代研究也发现,洗头后未及时吹干,局部温度下降,皮下小血管收缩,容易诱发神经血管性头痛、肌肉紧张型头痛。人在此时还若坐在空调房、风扇下,更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颈项僵直、头晕心悸。
偏头痛发作时,很多人想过换枕头、换茶饮、吃止痛片,就是没注意“头冷”这个因素。
风为百病之长,寒为凝滞之邪,中医里一直强调:“风寒上头,百病由生。”
头部一受寒,最先受影响的是脑部血管和神经。原本血流顺畅,被寒气一激,血管剧烈收缩扩张,疼痛、跳动感就跟着来了。
更让人难察觉的是:湿发引起的不适,不一定马上表现为剧烈头痛,有时是脖子发紧、眼皮沉重、注意力难集中、情绪烦躁,慢慢才发展成一连串慢性问题。
洗完头吹干固然重要,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动作——热敷头顶。
热敷头顶,是古代养生家非常推崇的一种养阳方法。
操作很简单:
准备一块干净毛巾,热水浸湿后拧干,敷在头顶、前额与枕部,每处各2分钟。
这个动作,不仅能将刚刚受寒的头皮“暖一暖”,还可以缓解洗头后带来的肌肉紧张、血流缓滞等问题。头皮暖了,整个人也会明显放松下来。
若家中有艾草包、小型热水袋,也可用于轻按头顶百会穴与后枕部。百会为诸阳之会,轻轻热敷,不仅温阳祛寒,还能提神醒脑,缓解疲劳。
这个动作,配合温热吹风,不只是让头干得快,更是一个“收口养阳”的仪式。
1. 用指甲抓头皮洗头
指甲刮头皮,不仅容易损伤毛囊,还会在无形中打开皮肤防御屏障,给细菌与寒气开了门。
2. 热水烫头
热水温度超过45度,会刺激头皮油脂分泌紊乱,洗完后毛孔张开、温差过大,更易受寒。
3. 洗完马上出门
头发未干时,室外风一吹,不止寒气入头,还会加重湿气入体,长期影响鼻子、喉咙与睡眠质量。
4. 晚上洗头睡前没吹干
夜间气温下降,毛孔依然张开,寒湿直入,往往导致次日头痛、鼻塞、脖子僵硬,长期下来更影响免疫力。
这些习惯看似小事,却在日常中一点点削弱了头部阳气的“护卫力”。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来源:蓬莱融媒体中心